昨日游走湘西活动圆满结束,行程不知几百,历时整整一天。说好的山路十八弯,其实是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道小弯,再隔一百米又是一个大弯。每当七晕八素的我一跳下车,立马就活过来,与同事们一阵欣赏,一顿乱拍,然后跳上车去,重又陷入沉沉的晕车危机。
就这样晕并快乐着,游走了三四处绝美胜地,有吕洞山保靖葫芦、有系里学生家自建苗家吊脚楼、有清朝派出监管苗民行踪的清兵遗民后代居住地印山村、有何炅黄磊网红打卡地翁草村、有朱镕基总结接见过的我校学生默绒苗寨……
因有家访任务,我们车先行一步。等到了那学生家里,我们都被那栋气派的两层原木吊脚楼惊呆了!那都是用桐油精心漆刷过的黄澄澄的木板屋,上下两层大约有大小十余间屋子。每间屋子都宽敞明亮,古朴大气。门框及窗棂上都有雕花木刻,雕些花鸟鱼虫,取自然之美及四季随喜之意。
蓝天黑瓦下,那气势雄伟的吊脚楼木料全都取材于附近山上,建筑工匠也是附近村民。在保持着湘西少数民族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堂屋里还与时俱进地摆上一张原木长桌,用桐油刷得油光发亮,灿灿金黄。过年过节或有贵客来宾,摆个百十来人的长桌宴完全没有问题。
屋子外有宽敞的水泥坪场,进门处还悠闲地摆设了能同时供两三人同坐的竹藤吊椅,俏皮地显示着主人家的浪漫情怀。
坪场外是几亩绿油油的稻田,虽没到收割季节,却不时飘来稻香阵阵,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吃了好几颗枚主人家端出的几大盆喷香酸甜麦李后,我们匆匆告辞。同事一路打着苗语询问阿雅黛苟们,便想抄近路去追赶大部队。
何炅黄磊网红打卡地翁草村于是,唯独我们这辆车另辟蹊径,在渐渐爬高的山脊上徐徐驰行。眼前一片风光旖旎,天蓝云白,草木青青,远山含黛,视野辽阔。林荫下的空气异常清新,远处山谷空蒙清澄,近处野花混着草木香,一阵阵沉沉迷香猛扑过鼻,令人爽快地只想高声放歌起来。
车道两旁的植物时不时想要越过狭窄车道,在半空中握手言欢,令眼前景象着实美不胜收。然而那山道却感觉像是被上帝之手折转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弯!弯到最后的结果是,我在车上不得不拼命运功抵抗一波波晕车反应。
曲里拐弯地开到印山台后,我晕得几次想吐,只得拼命强忍着。下了车恰巧碰到村长,当他带着我们在村里走走停停,口若悬河地说起本村历史时,我又精神百倍地凝神静听。
印山台留守清兵的古老城墙站在那面古城墙旁边,不由思绪万千。那是曾与凤凰南长城连为一条战线的印山台村古城墙,如今只剩了这面风蚀斑驳、苔藓覆盖的石拱门。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清兵强将都已随风而去,而他们的后代遗民们就在这山路崎岖的山顶上安居乐业。
虽然居住在吕洞山苗疆区域,但唯独这个村落的居民没有一个人会讲苗语。他们还有一种印山高腔与沅水流域的辰河高腔颇有些近亲渊源,冥冥中似乎在用戏曲传递着某种神奇的密码,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先祖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甚至在讲到村里那栋无人能镇住的衙门大宅时,也津津乐道。他们就这样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与湘西苗疆文化默默交融着,既不会绕太远,又不会太挨近,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甚至似乎还保守着一种说不上来的莫测的神秘……
神秘湘西究竟埋藏着多少前世今生的奥秘?在遥远偏僻的土家苗寨里休养生息的人们还保留着多少世袭的隐秘?有多少人愿意穷其一生去追寻?……
朱总理接见过的我校学生家默绒村2020.6.9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