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201天,1256字,累计226209字)
我把儿子的微信设置成青少年模式,儿子刚开始态度强硬,一定要让我改回来。我也硬碰硬,态度坚定。再不管制,就是我的问题了。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于是,家长们不愿意给孩子手机。但现实情况是,你不给孩子看手机,不现实。
学校作业都布置在班级群,答案发在班级群。就连假期提交作业,也是在钉钉里。
你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后来,我无意中又听一个心理学的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其实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做了延伸,感觉还是符合现实情况,对家长也有参考价值。他说,毁掉孩子,不是因为给了他一部手机,而是没有规则的给孩子使用手机。
这个规则就好比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一定要系安全带。没有安全带,安全无法保障。有规则的使用手机,就像给网络世界中的孩子系上安全带,对孩子是一种保护,防止他沉迷。
当然,专家也没有细说怎么制定这个规则。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规则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才会有效果。否则,一厢情愿来的规则,毫无效果可言。
我和儿子沟通好了,暑假期间,每天中午午饭后,他可以用我的手机玩个十几二十分钟游戏。如果和班级同学联机玩游戏的话,可以适当放宽到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儿子都会自觉的把手机还给我,偶尔需要我站在一旁,叮嘱他,时间到了。
我在去年的时候,和老公商量后,把老公淘汰的旧手机给了儿子。因为他说,一方面,班里的同学都有手机,另一方面,同学们现在相约出去玩耍,都是用微信沟通。我不想让儿子太失落,再三考虑,才给他配了一部旧手机,就是让他用来看微信。玩游戏还是用我的。
那他拿到手机怎么样呢?暑假期间,我有点放松了,因为相信他不用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只是看看微信也无妨。但事实上,他在自己手机的小程序里玩游戏。一天下午,我把他的手机拿到单位,无意中发现,微信也可以设置成青少年模式。于是,我按照步骤一步步设置,还设置了密码。
真不错,青少年模式一设置成功,微信小程序里的游戏立马消失。很多视频号也看不到了。
既然很多APP都有提示青少年模式,那一定是对青少年有利的,是保护他们的。就像那个心理专家说的,要有规则。这个青少年模式一设置,把不健康、易成瘾的信息通通屏蔽。实在很棒,也省掉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
所以,我觉得,可以适当让青少年玩手机,但最好每个APP都设置成青少年模式。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满足感,对他们更是一种制约和保护。
而一味不让孩子碰手机,也不一定有好效果,可能越禁止越期待。我一个闺蜜的孩子,今年高一。闺蜜从来没有给孩子配个手机。但,孩子在学校,却两次被老师发现玩手机。原来,班里其他学生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把自己的手机卖给了她的孩子。她就开始背着家长偷偷摸摸的玩。成绩可想而知,孩子从进校的中上水平,一路下滑,成为落后生。闺蜜知道后,又生气又难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总的来说,不是一味的没收手机,就能防止青少年成瘾。而应该和孩子约定好使用手机的规则。然后,尽可能设置成青少年模式。
保护青少年,从科学管理手机做起。你怎么看?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现实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