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用了文种大夫的伐吴七术,灭了吴国,范蠡劝他离去,他不听,以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结果被越王勾践赐死,他自己认为的和结局完全不一样,原因是他不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世间规律,更不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的人格特征。
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战,诸葛亮每次都赢,结果自己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最终还是输给了司马懿,这说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到最后真不知道谁输谁赢。
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雄,鸿门宴时候,刘邦放弃金银财宝,夹着尾巴来跟项羽请罪,表面上看刘邦失去了利益,但最终他得到了天下,因为他善用人,政治斗争经验丰富,能屈能伸,能事先买通项伯,能演也能受委屈,暂时的成败真不算什么。
史玉柱当年因为巨人大厦的失败欠下两亿巨债,在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候,很多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以为他败了,败成这样再难起来,没想到他卷土重来通过脑白金再创神话,不但还了两亿巨债,还成为了一代富豪,暂时的得失也不算什么。
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家族世代为仇,而这两个人却爱的死去活来,爱与恨也会因为时间,因为人物,因为情境而转换。
古今中外有人得到了美女,却失去了江山,有人放弃了美女,却得到了江山,有人得到了金利益,却失去了人心,有人失去了利益,却得到了人心,有人输了,有人赢了,有人成了,有人败了,有人输了又赢了,有人赢了又输了,有人成了又败了,有人败了又成了。
爱恨情仇,真假善恶,输赢得失,是非对错,有如自然,月的阴晴圆缺,地球的白天和黑夜,花开花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有他内在的自然规律,随时都在转换,因为你的身体,因为你的性格,因为你的人格,因为你的见地,因为你的智慧,因为你的判断,因为你的执行力,因为你对自己的了解,对周围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知而改变,如果你想在成功中防止失败,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输赢之间得心应手,在得失之间游刃有余,那就要构建扎实的三观,完善你的人格,扩展你的视野,提升你的格局,洞悉人事物和自然的规律,最后还要有强壮的身体,这样你才可能会坚持到最后,最终收获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