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作者: 森卿清 | 来源:发表于2022-10-02 09:06 被阅读0次

(选自湖北省博物馆首届“蟠虺”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王嘉惠的作品,荣获中学组一等奖。)

                              序

      我,是一只尊盘,经历了两千四百余年时光,走入现代人的记忆。

      深夜降临这厚重的殿堂,我静静思索曾经与未来,曾经的悲哀与喜悦,曾经的残酷与愁苦,曾经不可更改的命运,未来不可预知的前途。

      终于有一天,沉寂千年的我,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叹息什么又思索什么,让我来胡乱说说。

  (一)

我从烈火中走出。

工匠放上白蜡,似龙似蛇的繁复花纹一一呈现,浇上耐火泥浆,焚烧使白蜡流走,浇铸铜水,打碎外范,我身上的透空附饰即告完成。后来我立在玻璃柜里时,听人说这些花纹名叫“蟠虺纹”,这种工艺名叫“失蜡法”,而它们的真名,已遗失在我漫长的记忆里。

我就这样被完成,我是曾国宫廷里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而仅仅是艺术品。

(二)

在能见到光亮的日子里,我似乎经历了几代国君。我的最后一任主人,名叫曾侯乙。(此为今人称呼,姓名可能为姬乙,他是否姓姬名乙,学界略有争议,这里忽略讨论)

他极为爱好音乐,每逢祭祀宴飨之时,他会命人奏起六十五件乐钟。(严格说为六十四件)

金声玉振,八音和鸣,跳动的音符从三面流出,悠扬中是否存着刻板?美妙中可否带着冰冷?随着一声浑厚的钟声,乐曲安然结束。

每逢此时,那位端坐的主人与座上宾客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难道他们丝毫不见乐工们的欢笑只是对内心的些许掩饰?

也许我的思想过于奇怪,难容于这个世界。就像人们传说铸造我的方法,曾经突然兴起,然后突然终结;存在的证据多是猜测,更添我身上那扑朔迷离的阴影。也许太过突兀的事物,容易带来太多的无奈。

我曾日日望见一位乐工,不过二十来岁。她常呆坐在一边,对着一只首饰盒饮泣。那首饰盒被雕作鸳鸯形,黑地朱漆,撞钟击鼓二幅图画纹于其上。

曾经听说“鸳鸯会双死”(这诗句穿了个越,唐朝的),但被幽闭于深宫的她,连这样的誓言也难以发出。我不忍窥探她的回忆,只知道她与我一样,是表面美观,实则空虚的私有财产。

那鸳鸯无神的目光与她的目光无声交织,一并望向远方。也许远方有她曾经破碎的爱情?也许远方也有一只鸳鸯望着更远的方向?远方是如现世般死水无波?还是如流水般滚滚向前?我们都不可预测,在时间长河中漂流的我们更难以决定自己的未来。

(三)

最后一任主人去世了。

贵族之间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论战,依礼制用人殉还是用俑代替人殉葬?平日我从不关心的“仁义道德”此时却牵动我的心灵,那些乐工的生命在守旧与新生力量的博弈中浮沉起落,陡然间跌入黑暗的深渊。

那位拥有鸳鸯形盒的乐工,与其余二十人一起死去。临死前她请求将鸳鸯形盒作为自己唯一的随葬品。一双鸳鸯中的一只,就这样被撕碎了。

她眼神里贮着无奈甚至是令人心碎的期望,“你真的认为会有另一个世界吗?”我竭力向她张嘴,才发现我这个器物,根本无法说话。

我也成为曾侯乙墓中的随葬品,从此禁锢于暗无天日的墓穴中。

(四)

我的灵魂穿越两千四百余年。

另一个世界当然没有出现,乐工们的尸骨,我们的身体,早已沉默在黑夜,她们那些逝者早已冰冷,而我们这些器物依旧在世上飘零,前路远未了结。

那一年,我听说一个朝代灭亡。前朝建起的仙人承露盘被无情拖走,仙人临行时,竟然潸然泪下。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那一年,我听说有十只石鼓在岁月中颠沛流离,它们经历过兵荒马乱,经历过田园牧歌。不知它们的记忆和思想又会是什么。

外面的世界给我的信息越来越多,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有着相似命运的器物。在它们的记忆里,我依稀窥见一条千年延续的长路。它有转折也有歧途,但始终顽强地迎着时光奔涌向前,永不停歇。而我们,不过是这条长路上渺小不可计的石子。

两千四百一十一年后,椁盖板被揭开,鸳鸯形盒的头浮出水面,水渐渐退去,建鼓落下,编钟与青铜礼器显出,我,重见天日。

(五)

公元二零一四年。

现代的博物馆里挤满游客,在我的面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神采飞扬地介绍我,我的纹饰特征,我的铸造方式在那些对文物并不感兴趣的观众脑海中留下痕迹。

到了现代,围绕我铸造方式的争论依旧不停,“范铸法”与“失蜡法”的拉锯战旷日持久,其间不知有多少是学术论争,又不知有多少是勾心斗角。

很多时候我会回忆我眼见的悲哀,它们太容易令人窒息。

又有很多时候,冰冷的心也感受到希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曾经乐工执着的凝望,新生势力的坚持,现在博物馆中志愿者的奔走,为了我们,这些极少得到温暖的器物,被人认知而勤恳努力。也许这些情感,带着的就是被人类称作的“正能量”吧。

我的未来是什么?长久住在博物馆里,最后走向万事万物都无法避免的毁灭?主刀的不过是时间。

无论怎么说,我来过这个世上,目睹过人类的悲欢离合,看到过悲哀和希望,并相信希望永远存在于世。

这就够了。

我这么认为着。

相关文章

  • 《千年一叹》读后叹

    丽玟,你寄来的《千年一叹》我读完了。 说句实话,我是不会读书的,我的读书和看电影一样,从头至尾数文字,数完了,就算...

  • 《千年一叹》叹何止?

    余秋雨的名作《千年一叹》在书柜里已存有几年时间了。几年前在新华书店看到此书,不知是作者的知名度吸引了我,还是书名独...

  • 千年一叹,叹文化,叹历史

    文字,是有温度的 读书写作时,我常常会惊讶于文字的魅力。有些文字美则美矣,却总是感觉美丽的背后是一片虚无。禁不...

  • 千年一叹

    一本发人深省的旅游手记 以“旅途”为主题的书其实挺多的,以前也看过一些写上几个路途中的故事、心路,再拍上几张照片就...

  • 千年一叹

    一年一念念千遍, 一年一泪泪千行。 不在孤山因怕老, 身入红尘解寂寥。

  • 《千年一叹》

    余秋雨先生有很多个头衔,这些头衔有中国人赋予他的,也有外国人赋予他的,称得上是享誉中外吧!“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 千年一叹

    开元时 我用汉隶 写下拙诗 仿若千年一叹 而今生 我又试酌 为伊填词 犹似深湖履冰 遥想当年 那前世居于长安的不羁...

  • 千年一叹

    离別之后才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

  • 千年一叹

    从去年开学后,就很少有开心的时候,想想在北京的几个月,也没有出去玩也没有做自己的事情,的确,没有时间。当你的生活都...

  •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我曾在桃花下,与荆轲共饮 我曾在马背上,随卫青北征 我曾在荆州城,望关公长髯 我曾在竹林中,觅七贤弄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年一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yj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