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317604/b34986eebdecc923.jpg)
依稀记得,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珍妮问阿甘:“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阿甘稍带疑惑得回答:难道我以后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成为自己。成为“人类”中的自己?成为“自己”的自己。?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历史命题,同时又是一个微观的自我命题。
哲学家、思想家们,一直在研究作为“人类”人的属性和归因。从思辨、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找寻人种的归属。
看似玄弄、抽离,不过是人本质最简单的追问。
落于个体生命,不过是一个人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和体悟。
赛亚·柏林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生命及其决定是依靠我自己的,而不是依靠外在的力量。我希望成为自己的工具,而不受别人的意志行为所支配。
对自我生命的把控,第一步是认识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7604/281c2852bf1e7597.jpg)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哲学中对生命理解的初始诉求,是从关注物到关注人的跨越式转变。
人类第一次在宇宙中建立物种意识的中心,真正从物质本源走向对人的发现。
也许,一开始,“认识你自己”的要求还只是发迹于哲学家们对自我的考察和警醒。
或者说,所谓的哲学家,不过是对世界、对自我有更深认识的人。
对哲学稍有了解的人会发现,哲学生命从最初的纵深度延伸发展到了现在的宽广度延展。哲学理念也从诉诸哲学家转移到参与个体生命。
因此,对于个体来讲,认识自己是第一命题。
通俗讲,认识自己就是,察悟于生命环境,觉知于好恶喜乐,感四体五官,养气于性,趋长避短。
大概,很多人碌碌一生都难以实现第一步。他们认识很多人,理解世间事,却从来没有关注自己。
他们的生命,不过是汇入岁月长河的一粒尘沙。
第二步,对自己负责。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7604/94a1f22411b952c7.jpg)
“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个人自我,可以使我们对这个自我及生活充满信心。”
对自己负责,意味着对自我和生命更加长久的信心。
个体对于自我优势的放纵和忽视,本身就是一种恶与浪费。即使,拥自由以挡箭牌,也是无济于事的。至少,自由也是以限制为根本前提的。
当认识自我的意识趋向行动的指令,它的过渡阶段必然是走向意志的高峰。对自我的负责,需要坚韧的意志。
意志是做,然后坚持。这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记录你不断攒存的量,也接受承前启后的质。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在反思中负重,砥砺前行,在未达成的原始框架中构建自己的理想国。
囚徒困境中对于光明、真理的追求,除了对自身理想实现的负责,也是对追求真理的负责。
人对自己的负责,从个体生命的关注又走向了对真理和人类的关怀。
第三步,成为你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8317604/6258680e0ac00cc4.jpg)
我们从一个人出生之始,就试图教会一个人如何成人的基本属性和规范。
用“生理人”的话语教会身体的外烁和控制。
用“心理人”的话语教会心灵的内求和修养。
用“社会人”的话语教会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从“哲学人”的角度,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告诉一个人生活快乐和幸福的伦理,也没有告诉一个人关心、关爱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们试图成为任何人,妄想做任何人,但我们从来没想过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很难,也很简单。
世俗的束缚捆绑了人的手脚,也限制了人的大脑。趋同性的走向给予人强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单一个人的主体性光辉在万阑俱静的灯海中,往往不合时宜。
这种灯塔式的生命追求,需要顽强的自我修养,而这份修养就是认识自我、对自己负责、成为自己这三个步骤的最终结果。
可能,灵魂的契合度需要很高的环境素质。但是成为自己的人生诉求终究是先行意识。
所以,当你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厚度源于自我的把控,那么成为自己,也不是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