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孩童

作者: 做个快乐的废柴肥宅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16:07 被阅读0次

成人的认知中,总以为孩子好欺、可欺,于是总对孩子们说各种各样的谎言。殊不知,孩子的心里都是清明得很,他们能分善恶、对错,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也是最容易付出真心的群体。反倒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在俗世中浸染久了,倒是混沌起来了,模糊了是非,不易分辨出真实与虚幻。

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怎样的种子,日后就会结出怎样的果实。大人从来不喜欢小孩子撒谎,可偏偏大人最擅长对孩子说谎;大人总是喜欢对孩子说教,却从来自己都是忠言逆耳;大人总喜欢教育孩子守规矩,却又总是自己做规则的破坏者……

今日的孩子未来能长成怎样,便是中国将来的样子。如果我们能善待每一位还没长成的树苗,如果我们能多些善意的引导而不是责骂,如果我们能对不是自己所出的孩子也多些耐心,如果我们能以正善的力量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一片阳光花海,那么他们就会带着曾经童年的这份温暖抵御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寒冬。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孩子的眼睛可以那般剔透,更不会明白他们怯生生的话语里所隐藏的羞涩与小心翼翼,可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却可以帮助他们消解幼时因力量弱小而对外界产生的恐惧,而这取决于我们每一次与他们对话的语气与方式。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写道:“我们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大人,却从来没想过他在变成大人之前还只是个孩子。”所有的求全责备,都不过是我们以成年人的世界去对抗另一个还未形成力量的世界,于是就出现很多成年以同龄人的语气与态度对待孩子。

难寻少年时,是我们成年后,忘记了曾经自己还是个孩子。与其说,作为成年的我们是在与孩子进行对抗,倒不如说我们是在以成年的自己与幼时的自己进行撕扯。中国古来文化,便有以成年人的绝对性力量来压制弱小孩童的力量,学生不可质疑老师的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幼儿不可忤逆长辈。

可是偏偏从作为学生时的自己总想反抗自己的老师,而从学生进化成老师后又要学生的绝对听话;做子女时很反感父母的权威教育,而从孩子荣升为家长后,又要拿出自己当年反感至极的权威来;幼时敢怒不敢言,年老后却又总摆出一副不可撼动的姿态。一代又一代的在反感中传承,在传承中反感。

在今天,或许我们不仅仅要反思教育在“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道”的层面,而“道”的深层次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在于我们的社会,作为以成年人为核心力量的社会到底如何与孩子对话,站在怎样的位置与孩子相处……

相关文章

  • 孩童与成人

    今天,高考第一天。 想起18年前自己参考的情景。当时我们还是7月。感觉就在眼前。 那时候,对成人后的生活一无所知。...

  • 成人与孩童

    成人的认知中,总以为孩子好欺、可欺,于是总对孩子们说各种各样的谎言。殊不知,孩子的心里都是清明得很,他们能分善恶、...

  • 来电话了吗?

    成人的对立面是孩童 无论成人还是孩童 都拥有内在的自己 而成人的复杂世界 同时拥有“内在成人”和“内在孩童” 而且...

  • 播下爱的种子——205班首届慈善拍卖会小记

    一次精彩纷呈的聚会,更是一次充满创意的展示…… 一场成人与孩童的游玩,更是一场成人与孩童的较量…… 一个欢乐创意的...

  • 每天一个知识点Day55-成人抱怨的真谛

    成人的抱怨就犹如孩童时的苦恼,是自尊与性格没有成熟的表现

  • 悲伤的一天

    孩童之时,尚有开怀大笑之时;成人后,却少有开怀大笑之时。孩童的想法,总是带着天真,直观的表达;成人的想法,都充...

  • 内在孩童·内在成人·内在父母

    今天应童老师在《一张图看懂自己的命运》中梳理了内在孩童、内在成人、内在父母的关系。 我的理解是,内在孩童与情绪有关...

  • 孩童和成人的区别

    每个人都是从孩童到成人的一个过程,但是期间我们所发生的改变不是一星半点。 外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 ...

  • 梦之声

    成人与孩童的不同,我想大概是越来越靠实力说话。我们常常认为成人之后,我们会更加明晰未来的方向,可以有能力去完成自...

  • 短句

    孩童的世界一旦沾上成人的色彩就会变得很复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人与孩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zh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