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妈妈总算是抽出时间同意周六和我一起去市内做检查了,叨念了几个月的事总算是落地了。回家开门那一刻,妈妈正坐在桌子旁边陪着女儿做作业,像极了多年前的我,顿时觉得家的温度因为有了妈妈到来而格外的温馨。
第二天一早,群里不断的发送着重阳节的祝愿,这才让我想起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而其中最让人感触的还是“别让孝心只在你的朋友圈徘徊”。幸好今年我陪在妈妈身边,不再只是思念,不再只是朋友圈的祝愿,而是陪着她看病,陪着她做点有实质意义的事,陪着她家长里短,听着妈妈给我讲父母长辈之间的小故事。
大伯,虽然中风,一度生活不能自理,大家都认为他的晚年也将在身体的痛苦中熬下去,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伯站起来了,而且是能从村头走到村尾,口齿也清晰了。也许有人认为是侥幸,其实不然,是大伯坚强的毅力,超强的意志力,让自己一点一点的从小动到走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寒暑坚持锻炼的结果。记得爷爷去世的那年,我们6点不到就起床送行,都说大伯身体不好就在家,可是大伯说想送爷爷最后一程,直到我们要回家时,短短的几百米路,大伯硬生生的拄着拐杖走了2个多小时,汗流夹背的来到爷爷坟前,当时我们都感动得哭了。虽然大伯从村书上退下来了,但是这种永不服输,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的。
在大伯身上,我明白了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终有一天,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开花。
和妈妈又聊起了古玩,妈妈说有个人跑了好多趟将二伯家的老笔筒买走了,我们猜测着其年限,妈妈说应该是很老了,因为曾祖你以前是教书的,那么那笔筒肯定是传下来的,可为佬么是在三爷爷家呢?妈妈说,应该是因为三爷爷也是教书的缘由吧。说着说着我们忆起了家里长辈间的事情了。
原来三爷爷和爷爷不是亲兄弟,在清朝时,两个曾祖都是教书的,后来不知什么缘故,三爷爷的父母亲都早逝了,留下才几岁的三爷爷,我的曾祖父直接就收养了三爷爷,看其个子小,身体弱,就教其读书识字,三爷爷也没让曾祖父失望,继承了其衣钵,也当了教书先生,所以我们小时候家中的对联,还有烧给先人的包袱也都是三爷爷写的,那时我就爱摆弄他的砚,还学三爷爷握毛笔,可是很惭愧,我的字见不得人。我很好奇,为什么爷爷没读书呢?妈妈说,祖父看爷爷个子长得高,都1.8以上,而且身体也好,说爷爷是干活的能手,且爷爷出生时已到了民国,那个动乱的时期,家里总要有个干活的,所以家中的体力活都由爷爷来承担了,这样的选择也就注定了爷爷一生劳苦。
听着听着,觉得父母长辈,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常回家看看,能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父母,能幸福地抱一抱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