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以仁化人,以德修身

《论语》——以仁化人,以德修身

作者: 懒得起名字12138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22:02 被阅读3次

      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其中,《论语》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令我们对它流传千载而仍有无穷魅力的经典地位更为信服。

  《论语》中体现了不少孔子及其弟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以仁为本”的思想。“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位于“仁”、“义”、“礼”、“智”、“信”之首,足见儒家对于“仁本”思想的重视。因为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每个人的才性品德不同,对仁的理解也不同,而我认为,孔子的仁本思想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仁以为己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人志向不可不宏大刚毅,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行程遥远。以弘扬仁道为责任,这责任不重大吗?到死后才算完成责任,这行程不是很远吗?)所以“毅”者,果断坚定,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为人谋福利,能近乎“仁”。所以,第一层境界就是要以仁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根本,时刻以仁本思想鞭挞自己。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应该去强行要求别人去做。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有两种,第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第二是把自己的观点装进别人的脑袋。这第二层境界孔子要求的便是不要强迫他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仁”在更高层次的体现!

  三、上善若水

  人应像水,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是最高尚的。“上善若水”虽是老子的观点,但同时却反映了孔子仁本思想的最高境界,包容万物,以仁待人,以德化身,如水一般包容万物,善待世界,世界自然也会善待你。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方才是儒家“仁本”思想的最好境界!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天下纷争,儒家的思想主张未被统治阶级采纳,但在今天,“仁本”的思想却是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居住的处所不能不谨慎,不能不选择民风淳厚、环境优良的地方。“当仁,不让于师。”鼓励门人要勇于行仁,学生对于老师凡事都必须尊敬,都必须谦让,所以有师长在,处处注意礼貌,处处以师长为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这部文学巨著,在今天依然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相关文章

  • 《论语》——以仁化人,以德修身

    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上拥有无可比拟的地...

  • 以德修身

    孔子认为,人可以分为四类:庸人、士、君子、贤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请问什么样的叫作庸人呢?” 孔子说:“所谓的庸...

  • 以德修身

    云峰控股集团大宁乡市大区运营老总___黄总索求“以德修身,以心济世"几字,今天周日,有时间便给黄总写了副,顺便多写...

  • 2019-06-15

    动以修身, 静以养德。

  • 以武修身以德养性

    7月11日,我们坐上了大巴车,去往了雄县,我们的调研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雄县!刚下车...

  • 以德修身,以心育人

    是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话涵盖了“师德”的极限与精华。如今,做“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

  • 论德

    近来所思,留文以记。 德为立国之基,修身之本。立德以治国,国强而民安;奉德以修身,身贵而神明。无德而多欲,身贱...

  • 静以修身,敛以养德

    其实很久很久,我已经不动笔了,只是我觉得现在太多人太过浮躁,正好天一天的时间,我的亲身经历,我觉得静以修身...

  • 勤以养德,善以修身

    早早的清晨,鸟儿婉转的啼鸣尚未唤醒睡梦中的人,只听庭院里已经响起了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那是一位踏着晨光清扫落叶的老...

  • 学以修身、习以养德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正能量的朋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新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培了良好的心性。 今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以仁化人,以德修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a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