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淡泊中见真纯

淡泊中见真纯

作者: sygxginbvj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0:43 被阅读0次

我对于《桃源行》是有一段不解情缘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初三的时候。当时正值夏季,窗外骄阳似火,风扇的扇叶将刺眼的阳光搅得支离破碎,一如我狂躁的心。当我看到“王维”二字,不由得会心一笑。看罢《桃源行》,心中平静了许多。我想着王维的诗歌应该在清爽明丽的早春读,现在有些晚了。

无巧不成书。第二年的阳春四月,我翻开《唐诗三百首》,与《桃源行》重逢。望着澄澹精微的诗句,我再次亲切而温暖地绽开笑容。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在静谧中,我被牵引着来到一个不含杂心,不染世尘的“仙源”:乘着一叶小舟,驾着清风,漾着碧绿春水,远方青山连绵,近处被两岸桃花夹在中央。“王氏禅意”将我紧紧包裹,流丽纯雅的景色瞬间让我陶醉其中。我爱十九岁的王维,一位朝气勃勃,春风得意,悠然自在的翩翩少年。

渔人看到了小山村上升起的袅袅炊烟,看到了白发垂髫,也看到了桃源中人的恬淡淳朴。“远看一处攒云树”更添浩瀚玄幻,勾勒出一幅空灵漫渺的绝美画卷。与村民们的一番交谈后,显而易见的是渔夫渴望留在这里,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会流连忘返吧!但是“尘心未尽思乡县”,这使他不得不离开这里。等到他再次“寻梦桃花源”,已然“峰壑今来变”“便是桃花水”,杳杳难寻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接近崭新的故事。渔人有所不同,摩诘居士笔下的渔人主动探求仙境,开篇的“逐水”也是他求道急切的体现。而五柳先生的渔人则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恐怕也会在洞口逡巡不定吧。虽然都是简朴的老百姓,但王维描绘的的确比陶渊明的境界略高一等。在最后,《桃源行》中的渔人因为心系尘俗,身不由己而离开,后来自己独身再次探寻。反观《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则充满了功利与自私。在村民叮嘱过“不足与外人道也”的情况下,依然“诣太守,说如此”。王维传达给我们的的确是最自然、最本真,毫无渣滓的人。相比最后的结尾,《桃花源记》充斥着遗憾,茫然和淡淡的愁思;但我读完《桃源行》,有一种开怀释然。有时自己甚至会隐约的觉得,《桃源行》的渔夫其实就是王维,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自娱自得、温柔敦厚,纯粹可爱。

“段段血脉,段段景象,亲切如画,殊非人境,令人忘世。流丽醇雅。收尽而不尽。”这便是王维的风格——淡泊中见真纯。他没有李白的清新飘逸,也没有机会写出杜甫的沉郁顿挫,只是享受孤独,沉醉寂寞,尽管风吹雨打,贫困潦倒,也保持着哀而不伤的本色,“从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和天使般的温柔”。

“自顾无长策,空知反山林”。这就是诗佛王维,用心生活,用一生去爱的“才”。

相关文章

  • 淡泊中见真纯

    我对于《桃源行》是有一段不解情缘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初三的时候。当时正值夏季,窗外骄阳似火,风扇的扇叶将刺眼的...

  • 心纯见真

    在一次和朋友聊天中,我们回首往事,朋友忽然意识到在毕业后的日子里,让她感到最充实的是她在做销售的那一年,那时候她每...

  • 心纯见真

    接近最真实的内里。 这是我最近几天的反思,“真”这个词语一直在我脑海出现,它触动了我的神经。“真”我现在还给不出我...

  • 心纯见真

    今天一回来就因为客户的投诉一直在微信解决问题,胖胖叫我吃饭也没有顾上,也和他抱怨,辛苦、好累、不想做了,他...

  • 心纯见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一份内心的纯粹和清醒。不要为了修行而修行,也不要...

  • 319、心纯见真

    319、心纯见真 心灵是一扇窗 架起我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 任一切美与丑、善与恶来往穿梭 想要活得自在 就得做一汪...

  • 319、心纯见真

    319、心纯见真 心灵是一扇窗 架起我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桥梁 任一切美与丑、善与恶来往穿梭 想要活得自在 就得做一汪...

  • 于淡泊中见真醇——读《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围绕“昆明的雨”的话题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平淡而自然,这样的文字,适合我们端坐窗前,静下心来细品慢...

  •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菜根谭》

    第二卷: (十七)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原文: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

  • 安居士/海滨:疏淡

    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疏狂之贵,贵在本真。真纯天性,未被消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淡泊中见真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bd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