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于淡泊中见真醇——读《昆明的雨》

于淡泊中见真醇——读《昆明的雨》

作者: 轻轻走来jp | 来源:发表于2021-11-19 21:56 被阅读0次

《昆明的雨》围绕“昆明的雨”的话题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平淡而自然,这样的文字,适合我们端坐窗前,静下心来细品慢嚼,这时,浸透在朴实文字里的别样韵味就会像昆明雨季的草木一样在我们的心里疯长。窗外可以是小雨淅沥,也可以是阳光和暖,猛然抬头,沐浴着细雨或暖阳的草木仿佛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去往雨季的昆明。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它不晦暗,也不朦胧。你看!那喝足了水的草木,在天光里反射出亮闪闪的绿,雨色晶莹、草色浓绿,闪耀着昆明独特的明媚;撑一把伞,到昆明的田间山头去走一走,“色如牛肝”的牛肝菌、“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的干巴菌、“颜色浅黄”“恰似鸡油”的鸡油菌,让你在这个雨天独享大地滋养出的那一抹况味。

在一个细雨初住的午后,丢开手头的细碎凡事,到昆明的街头去转几个来回。“卖杨梅——”那一声声娇柔的吆喝声细细地传来,温柔了昆明的一整个雨季。女孩衣裙刺绣、银饰闪亮,黑红的脸庞与她手中提着的“黑红黑红”的大杨梅相得益彰。还有那映绿了整个房间的大缅桂,被雨水淋得湿透了的木香花……都为昆明平添了亮丽。

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昆明的丰满藏在草木喝足了水的“饱和”里,藏在能代替篱笆的“肥大”的仙人掌里,藏在颜色黑红、“有一个乒乓球那么大”的火炭梅里,还藏在长着“密密的叶子”映绿四周房间的大缅桂和把院子遮得严严的木香花饱涨的花骨朵中。

“丰满”之于人,风姿绰约、丰韵十足;“丰满”之于雨季,淅沥有声,诗意盎然。

昆明的雨季是使人动情的。积雨少住,晨光清浅,邀约三两好友,往酒馆小酌。靠窗而坐,窗外事物尽收眼底。鸡们放下戒备、不理会尘嚣,“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独享那一抹属于自己的温度,这样的闲适岂能不安抚倦客之心?一株大木香花“爬上架子,把院子遮得严严的”,也遮住了外界的匆忙和喧闹,雨水在“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和“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上垂坠而下,一滴一滴,滴出了昆明雨季特有的情趣。

叙旧事,更述旧情,那日酒馆里的那份情味飘荡在汪老四十年的记忆中,在岁月的涤荡下历久弥新、历久弥醇。

平淡之中有滋味。汪老的文字如一杯淡茗,初尝无味,细品甘甜,于恬静中窥情趣,于淡泊中见真醇。

相关文章

  • 于淡泊中见真醇——读《昆明的雨》

    《昆明的雨》围绕“昆明的雨”的话题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平淡而自然,这样的文字,适合我们端坐窗前,静下心来细品慢...

  • 淡泊中见真纯

    我对于《桃源行》是有一段不解情缘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在初三的时候。当时正值夏季,窗外骄阳似火,风扇的扇叶将刺眼的...

  • 诗意的栖息于大地

    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越读越有味。就《昆明的雨》来说,每读一遍,回味不同。初读,读到的是昆明雨的特点,明亮...

  • 《昆明的雨》课堂实录(肖茜)

    还原自读的真味——《昆明的雨》课堂实录 师:汪曾祺说“我在昆明待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

  • 读书|昆明雨季读《昆明的雨》

    文|古道常 入伏至今,昆明极冷,终日十五度上下。 四季如春,一雨成冬。 我起初不喜欢这雨。求学时是因为没有...

  • 于淡泊中,平和自在

    我认为的是,再多的麻烦遭遇也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所以每一次遇见什么麻烦我都会显得很淡定。 fish说:“你啊,...

  •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菜根谭》

    第二卷: (十七)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原文: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

  • 读汪曾祺《昆明的雨》

    昆明,好像是一个和我有关的城市。实际上,我不但没有去过,也没有认识的任何一个人在昆明。所谓的关系就是我想念了它很久...

  • 读《昆明的雨》有感

    2022.10.26 周三 阴 都说汪曾祺的文章值得反复的品味,越品越有情味,今天开始研读课文《昆明的雨》。 这是...

  • 花谢无语

    因雨飞花度红尘 纵生依风捻雨真 掬雨品露名淡泊 万木凄清听雨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淡泊中见真醇——读《昆明的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ie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