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读书
只有疯子导演才配拍豆瓣250

只有疯子导演才配拍豆瓣250

作者: 铲屎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9:07 被阅读21次

这个月,两个望眼欲穿的消息传来——

你会发现,越是老牌大导,越在死磕新的技术。

电影诞生100多年了,你依然看不到它的最终形态。

谁会想到,在十九世纪,观众还会因为银幕上缓缓驶来的火车吓得落荒而逃。

而如今,看场3D电影,感受迎面砸来的效果就像吃顿饭那么稀松平常。

过去。

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2D到3D……

未来呢?

是交互式,是全息投影,还是完全的浸入体验?

我们乐见创新。

但每个新事物诞生之初往往伴随着争议,甚至被唾弃。

你会发现,回首百年,每一次创新,每一场变革,都是固执与固执,疯子与疯子,傲慢与傲慢的伟大交锋。

自1895年卢米埃兄弟把电影带到观众面前,电影的创新就从未停止。

一开始的电影,由于技术有限,都是无声的。

有背景音乐或是中间有字幕的默片,大多都是当时发行商为了吸引观众的伎俩。

直到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手》横空出世。

电影里的人破天荒地开声说话,弹奏的音乐竟然也能同步了。

尽管只有两幕是声画同步,却已经预示电影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这个划时代的创新背后,却是一场倾家荡产的豪赌。

在有声电影出现初期,人们就如《艺术家》里,默片男主角乔治·瓦伦丁第一次看到有声电影那样嗤之以鼻。

什么鬼东西嘛。

这段情景,代表了当时的默片艺术大师卓别林的态度。

因为担心声音会令观众分神,不去关注演员的表演和画面的调度。

这明显会对讲求演员表演来拓展观众想象空间,已经形成自己一套艺术风格的默片造成严重威胁。

卓别林甚至公开发表《反“对白片”宣言》来diss有声片——

默片是一种世界性的表达方式,而对话电影则必定会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语言和种族……默剧是一切戏剧的基础。影剧的无声形式则至关重要。如果不考虑其限制,我认为有声影片对于戏剧艺术来说的确是有价值,但只是附加品。在短短20年里,电影以默片艺术的形式去讲述故事而发展繁荣,显然是无法被取代的。

傲慢吗?

确实。

因为当时默片是标准,是唯一,也是权威。

而卓别林,更是权威中的权威。

但权威之下,还是有“疯子”。

这次的“疯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

在《爵士歌手》之前,其实还有另外一部有声电影,《唐璜》。

华纳兄弟与西部电气公司共同研发名为“维他风”(Vitaphone)的新机器,用于同步录音、刻录。

然后用提前录制好的唱片和电影一起播放,就能做到声画同步,《唐璜》是第一个。

但由于并非所有影院都有放唱片的扬声器,而且《唐璜》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音画同步。

失败,成了必然。

然而,高昂研发和拍摄成本,也把本来就穷的华纳兄弟直接推向危机边缘。

但既然都这样了,不如就最后再疯一把?

华纳兄弟抱着破产的觉悟,再次加大投入,更新他们所有电影院的放映设备。

同时再用公司史上最高的拍摄成本,制作出《爵士歌手》。

结果,你们也知道了。

你想成为电影出品人吗?V:lls16624760842

不仅评论上大获成功,收入500万美元(翻了10倍),还定下了电影业至今也一直遵循的声音标准。

一项创新的成功,带来的是排山倒海的浪潮。

在《爵士歌手》之前,大家还对有声电影嗤之以鼻;然而短短9年后,好莱坞默片的份额就只剩下5%。

疯子与傲慢的交锋,以疯子一场豪赌的胜利告终。

从此,看电影的含义,不再仅仅是“看”电影。

1936年,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上映,默片时代也正式落幕。

声音的创新就如此针锋相对,色彩的创新则更具戏剧性。

就在电影诞生没多久,电影人就开始探索如何令电影变成“有色”。

一开始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

直接给每一个底片涂色。

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爱的工作室,就为了制作彩色电影,聘用了21位妇女给底片逐格手工上色。

短短十来分钟或许还能应付,但后来随着电影长度和片量的增加,更是出现了400人一起作业的大型色彩加工厂。

但这种手动上色明显不科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你想成为电影出品人吗?V:lls16624760842

有,其实就在梅里爱拍摄《月球旅行记》的同年,就已经有了。

但最初的彩色影片在2012年才被英国国家媒体博物馆发现。

拍摄所用的胶片以红蓝绿三颜色一组,同时播放令其投射在银幕上,就得出了下图这样的效果。

但无论是手工上色还是早期的三色投射,都复杂而繁琐,效果也有着非常大的局限(卡顿、颜色不自然、影片时间短等问题),探索之路仍在继续。

电影真正从黑白过渡到彩色,就不得不提公认的史上第一部全彩色长片《浮华世界》

但《浮华世界》的成片过程,就如导演鲁本·马莫利安所言:

“你能想到什么不幸的事情,都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发生过。”

主演老婆生孩子,助理剪辑师生孩子,演职人员生病不断,冲印和录音也都困难重重。

但当中最严重的,还是火灾。

为了制作电影中这场最出彩的舞厅戏份,马莫利安和助手花了好几天才把剪辑做好,连带色彩、蒙太奇和故事推进都顺利搞定。

就在胶片已经剪辑好,被送进放映室没多久……

火苗突然窜起。

胶片,也瞬息间化成了灰烬。

但抱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决心,马莫利安和助手们又重头来过。

“没错,黑白电影的时代要到此为止了。”

这一次,固执,又成就了创新。

第三次电影创新革命的到来,可能不用Sir说大家都很熟悉了。

特效

最早期特效其实更趋向于在剪辑上下功夫。

无论是1927年《大都会》的渐变,还是1931年的《化身博士》的叠化,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技术贡献。

△ 上《大都会》,下《化身博士》

然而在这样不断实验的基础上,特效更进一步,开始使用传统模型。

最著名的,无疑是1933年的《金刚》。

在没有计算机特效的当时,金刚是由各种不同的金属拼装而成的,外面则是涂了厚厚的橡胶,然后贴上兔子毛。

殊不知,这样一个看起来丑丑的模型,就这样敲开了特效的大门。

然而模型特效的巅峰之作出现在1968年。

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

为了追求真实,在制造模型之前电影团队就花了大量时间咨询NASA和飞机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

就连每个部件的图纸都是手绘的,美术组也因此不停歇地准备了足足两年。

而这样的执着,也为他赢得了唯一一座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到了1982年,一个科幻经典井喷的年份,《银翼杀手》《E.T.外星人》......

但Sir要说的,是另一个里程碑,《电子世界争霸战》

它首次在影片中使用了电脑三维立体动画

结果呢?

扑了。

开创了先河,却没得到主流认可。

在当时以手绘、模型特效为主导的好莱坞眼中:电脑技术是一种作弊行为

你也听到傲慢了吧。

但你听到怕了吗?

《电子世界争霸战》被剥夺了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的提名资格

迪士尼也怂了。

直到1986年的《妙妙探》,才敢再涉足这一领域。

是的,又来了......

创造力又一次被时代的傲慢抹杀。

而只有傲慢,才有资格击破傲慢。

让数字特效技术真正突围的名字,Sir打保票,你准认识。

1991年,第一次使用数字合成技术,完成角色的全部镜头处理。

业内人士只有感慨:“是他把电影技术提前带入了21世纪。”

1997年,开创性地运用“动作捕捉技术”,重现著名灾难场景。

狂扫奥斯卡11项,成就了全球影迷共同的罗曼史。

2009年,自主研发的3D摄影技术,构建了一个你从未想象过的奇幻世界。

从此以后。

银幕和你之间,多了一副3D眼镜。

但你和电影。

或者说,你和梦,更近了。

△ 《终结者2》《泰坦尼克号》《阿凡达》

“失败是一个选项,但畏惧不是。”

詹姆斯·卡梅隆,片场上,是吹毛求疵的暴君导演;家庭里,是一个不合格的丈夫。

在制片方眼中,他又是一个绝对偏执的烧钱机器。

况且是在当时。

电脑运算水准,远远比不过你手中的手机。

这也就注定着高昂的制作成本。

《终结者2》中三四分钟特效所花的预算,近乎可以再拍一部电影。

卡梅隆曾坦诚地交代:“制片公司的高管们从不支持我。”

但也是屡次在质疑声中,刷新着成本纪录。

并屡次在欢呼声中,刷新着票房纪录。

卡梅隆的偶像乔治·卢卡斯,对他评价就两个字。

疯子。

凭空创造出一个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世界上只有一小部分疯子才能够完成。我曾创建一个《星球大战》的世界,卡梅隆现在做的这些是在挑战我们这些前辈的成果。

一个不受现实欢迎的人,成就了一部部超越时代的经典。

在Sir的眼里,卡梅隆太孤独。

因为他只与未来赛跑。

△ “我是世界之王!”

Sir说到这,你应该明白了。

电影的潮流,从来不是理所应当地跟随时代而来。

而是这些“疯子们”,推着时代向前。

缺的,绝不只是好创意。

而是在冷眼中背道而行的勇气与偏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疯子导演才配拍豆瓣2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bn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