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在思考“幸福感”这三个字,之所以有感而发,是读安妮宝贝《莲花》时,她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个小旅馆,只是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游记里一个显然是带着自己的幸福感在旅行的作者说,坐在旧木楼的走廊下吃新鲜核桃,晒太阳,坐了一下午。”而后,安妮宝贝又写到,“但是她在黑夜中抵达的只是一个陈旧的招待所。除了圆形门洞映照出来的浓密树影,有久违的东方园林的美感。”
这段话有意思之处就在于,你眼中的幸福,在别人看来未必如此美好。
我们在向别人讲述一件事情时,往往会带入自己的情绪,夸大描述想让别人知道的,自动屏蔽自认为不好的信息。以至于别人眼中的你,看起来生活的还不错,至少要强于他人。
这就很奇怪了,我们带着自己的幸福感来对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一边讲述,一边隐瞒。当生活带来的现实感碾压自己给的幸福感时,恐慌感就会出来,那到底是生活欺骗了我们,还是我们欺骗了生活呢?
当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被别人羡慕时,幸福感就会膨胀的更大一些,而这件小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时,秒删朋友圈和微博的事件发生的就会频繁一些。
奇不奇怪,我们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大部分原因来自于他人的认同,同样,别人所带来的体验感同样高于自我本身对事物的使用感。
这样想来,似乎一点都不奇怪,各类产品被各类人写出了不同的感受,我们根据别人的感受来判断产品的好坏,用来评判是否可以达到购买的条件。
百度搜索一件产品时,大众对于其好的坏的评价也随之被检索出来,当好评多过差评时,购买此产品的几率增大;反之,你面对满文的差评时,会庆幸自己事先对此产品做过调查,庆幸自己没有盲目的购买。
如此说来,我们对于此事物并不过分关心,反倒是始终被别人支配着对于生活的感受。
那么,你幸福么?你不用回答,不用对任何人描述你的故事,问问你自己,或许你的心里也是迷雾重重,或许这是我们所有人对生活的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