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无戒学堂】90天读写行动营专用
【书评】《城南旧事》|让童年重临心头,纯真视角下的人生海海

【书评】《城南旧事》|让童年重临心头,纯真视角下的人生海海

作者: 过期白糖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18:33 被阅读0次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一座四合院中,住着一户普通的人家。家中有个小女孩,叫英子。我从未见过哪个女孩像英子一样聪明机敏,又从未被世俗熏染,她用纯真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慢慢的长大。

这个小女孩就是——林海音。

《城南旧事》林海音 著

林海音(1918——2010)原名林含英,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又随父母迁至北京城南。《城南旧事》写的就是她6岁到13岁时在城南的童年回忆,是她的自传体小说。

在《城南旧事》中,她用天真无邪的话语,描述着人情的悲伤别离;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书写着当时北京城的历史面貌;以一个纯真的童心,来折射其中不幸事物的人性光辉。思念孩子的疯子秀贞、做着坏事的好人、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爱说话的德先叔、痛失爱子的宋妈……她在这其中淡化了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成为了是她美好心灵的自留地。

书中写尽了她对北京的怀念和对城南旧事的思念。她的手法细腻、自然又写实,用纤细又充满灵气的笔法,生动又蒙着淡淡伤感的回忆,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部纯美又诗意的怀旧老电影。

而这部老电影就是作为孩童的林海英,她眼中所看到的的人生海海,以及一个关于世俗、好坏、别离、成长的故事。

插画《城南旧事》 关维兴作品

英子善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她的眼中他们都是平等的“大朋友”,使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英子用同样清澈的眼睛看待她的世界。

孩童视角下的世俗

在惠安馆有一个女疯子,人人都惟恐避之不及。而英子却觉得她很有意思,兴趣满满地想去结识。虽然年幼,但心思敏感的英子也懵懂中明白人们对于疯子的不容,所以才会在与疯子拉手的时候觉得害怕。

但她怕的不是疯子,而是怕被人看见她跟疯子拉手,怕人们口中的“世俗目光”。

随着故事的展开,惠安馆的人物过往渐渐清晰。这个女疯子叫秀贞,曾经和一个借宿在惠安馆的穷学生私定终身。没想到这个穷学生回老家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怀有身孕的秀贞。

而那个时代未婚先孕是不被世俗允许的,于是,在孩子出生后,秀贞的父母狠心把孩子丢弃在齐化门,从此杳无音信。接连失去爱人和孩子的秀贞,于是变为了人们口中又哭又笑的“疯子”。

英子听过窗户底下关于秀贞的闲话,也曾被家人拦着不许接近秀贞,但在纯真的英子眼中,一笑就有两个小酒窝的秀贞怎么可能是疯子呢?她明明只是一个只是一个丢了思康三叔和小桂子的可怜女人。

在纯真的英子眼中没有世俗,小小的她不明白什么是“有伤风化”,她只知道她同情秀贞,也喜欢秀贞。所以才会帮她找到了女儿小桂子,甚至不惜偷母亲重金打造的手镯给他们做盘缠,帮助秀贞母女连夜逃跑,在雨夜送他们上火车。

虽然故事的结局是悲剧,但我想英子跟我们一样,也想象着秀贞曾经憧憬过的那些美好结局——在世俗中挣扎的“疯子”秀贞和家人们团聚了。

插画《城南旧事》 关维兴作品

孩童视角下的好坏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搬到新帘子胡同“忘记”秀贞母女后,英子不再提起那段惠安馆的过往。上了学的她喜欢念着《我们看海去》,她心中感叹大人口中的好坏就像课文里的蓝天大海一样让人分不清。

在一日午后,她发现了一处疑似藏污纳垢的“秘密基地”,随之一起打开的是英子年少的好奇心。于是想一探究竟的她借着找皮球的名义,又一次去了那个基地,而这一次,他看到了一个蹲在草丛里的男人。

林海音在这里用了一个讽刺的写法,把这位人们口中的贼人的面目,刻画成看相人中经常说的“嘴唇厚厚墩墩的”老实人相。而这个一脸老实相的人,却是近来频繁盗窃的贼人。

从这时候开始,在英子小小的心灵中对善恶好坏的划分产生了疑惑。她分不清这个人的好坏,就好像自己分不清大海跟蓝天一样。

她只知道自己有一个大朋友,这个朋友有一天会和她一起去看海,去看清楚金色的太阳是从海中升起还是天空升起。

我有时候也会跟着思索:这个小偷真的是坏人吗?是,因为他做了坏事,偷窃他人财物;但他又不算是,他只为了弟弟的学费不得不为之。

虽然最后那个嘴唇厚厚墩墩的人被抓了起来,但在这段故事里,英子已经摒弃了好坏,只在内心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友情和美好的看海约定。

因为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做了好事和坏事的人。

插画《城南旧事》 关维兴作品

孩童视角下的离别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外一个人会陪你走的更远。

对于英子来说,离别在她的眼中也有各种滋味。

痛苦:在与秀贞和妞儿的离别痛苦的,她在朦胧的记忆中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致使二人离去再也不得相见。

害怕:因了有过与秀贞母女痛苦的离别,在感觉到蹲在草丛里的那个人要离开的时候,她觉得害怕,害怕失去这个大朋友。

欢喜:德叔和兰姨娘离开的时候英子是欢喜的,既欢喜二人终成眷属,又欢喜解决了母亲的忧愁烦恼。

重聚:宋妈因为失去一双儿女决心回家,她心里虽然舍不得宋妈走,但她知道宋妈还会再回来跟他们团聚。

伤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随着毕业的歌声响起,英子就要离开学校,她伤感着自己的成长。

安静:父亲去世的时候,英子看到院子里的落下的石榴树,以及正在玩耍的弟弟妹妹,她从来没有这样镇定和安静过。

此时,不得不承担起责任的英子心中一直记得父亲留下的话:“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插画《城南旧事》 关维兴作品

孩童视角下的成长

英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别离中被迫成长了起来,在书中她带着特有的纯真的视角,回望着她的成长轨迹,努力淡化着悲伤。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对着英子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兰姨娘跟着德先叔上马车的时候对着英子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对着英子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那么,成长对于她来说是什么呢?

我想,成长对于英子来说是把蒙在脸上企图逃避过往的双手拿开,迎接新的将来;成长对于她来说是再也不会迟到,成为早早等在校门口的学生;成长对于她来说是看到父亲的花儿开了又落,而发现自己再也不会是小孩子。

成长,就是一次次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再一次随着《送别》的歌声和远去的驼铃声,故事告一段落。虽然这些人都随着英子的长大没了影子,彷佛跟随着她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但留在内心深处的最柔软,最纯洁的角落里,这些故事不曾褪色,婉若珍宝,时时拿出来擦拭怀念。

插画《城南旧事》 关维兴作品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虽然童年一去不还。

但当我放下书本,眺望着远方,闭上眼睛,仿佛也听到了那童年的驼铃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一声一声轻轻地回响着……

紧跟着,童年也重临上我的心头。

相关文章

  • 【书评】《城南旧事》|让童年重临心头,纯真视角下的人生海海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 离而不逝,伤而不哀 ——读《城南旧事》

    题记: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城南旧事》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城南旧事》,...

  •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老北京城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通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 周围人物对琳英子童年成长道路的影响

    周围人物对琳英子童年成长道路的影响 《城南旧事》是作者以童真的视角来描写童年严重的世界,同时也叙说了童年的往事。这...

  • 《城南旧事》书评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文笔细腻、率真,通过英子童稚的眼睛,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 精彩的童年

    童年,像一片明朗的碧空,充满了纯真;童年,像一抹金色的余晖,照亮了心房……第一次捧起《城南旧事》这本书时,...

  • 《城南旧事》 阅读笔记

    摘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本成人以儿童的视角讲述童年的小说。小说以《冬阳 童年 骆驼队》开始,分别写了《惠安馆...

  • 《城南旧事》随记

    每个人都有一个值得怀念童年地方,至少一个,从《城南旧事》里知道林海音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北京城南的胡同里。 《城南旧事...

  • 怎样写好童年?——《城南旧事》书评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很美的回忆童年的小说,里面讲了作者童年的六个片段,大概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本...

  • 童年#《城南旧事》

    打完这个标题,脑袋里回响着熟悉的《童年》的曲调。童年,这段充满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让人有点羡慕。 剧情简介:出生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城南旧事》|让童年重临心头,纯真视角下的人生海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gx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