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教育孩子前要交流直到取得一致意见,绝不能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拨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才的概率就相对要小得多。
—唐林海
【原则面前家长态度坚决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可钻】
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讲起她女儿的事。她说:“我女儿3岁多了,但最近发现孩子成了两面派,在我面前很听话、乖巧,在爸爸面前就很任性……”
我问:“你们家是不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是啊,是啊,我对孩子比较严厉,她爸爸比较惯孩子,我们俩经常为教育孩子的问题吵架。”她着急地说。
“就是因为你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才成为这个样子的。”我说。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中国独生子女中,有60%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提出的要求不能立刻满足就大声哭闹,无论家长怎么劝说都不管用。不过,我们也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孩子不是在所有家人面前都是任性的。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中比较慈爱的一方面前就会表现的很任性,而在父母中比较严厉的一方面前就会很乖,我们通常称这样的孩子“两面派”。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两面派”
孩子之所以会成为“两面派”,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严历、一个宽松、一个管、一个纵,有时候父母还故意在孩子面前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并且还以为这是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这样的方法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两面派”的性格。
父母的态度不一致,常常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分歧,甚至发生争吵。虽然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但是在教育的分歧上,两三岁的孩子也是可以感知到的。这种分歧会造成教育的真空,孩子往往很善于从父母的教育分歧中钻空子,比如,在母亲那里受了管教,孩子就跑到父亲那里诉苦;在父亲那里受了罚,就跑到母亲那里去找安慰。另外,孩子能从父母对待他们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上,感觉到爱与不爱。
比如,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调皮受到爸爸的大声训斥,妈妈安慰孩子说:“爸爸也是为你好,爸爸是爱你的。”而这个孩子对妈妈说:爸爸不爱我,妈妈爱我。”父母对孩子态度的不一致,导致孩子对父母也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这就造就了孩子“两面派”的性格特点。
父母要端正思想,统一认识,在原则问题上要保持一致
有的父母的教育思想不一致,不仅很难达到教育的效果,还容易让孩子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比如,孩子下楼和小朋友玩,回来的时候把玩具给了其他小朋友玩。爸爸赞扬孩子懂得与小朋友分享,很懂事;而妈妈却数落孩子没心眼,瞎大方。然后爸爸和妈妈爆发了激烈的争砂。孩子夹在两个人中间,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教育方式的不一致,会使孩子难以形成清楚统一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是非的标准,更难以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一个正确信念指导孩子的言行,孩子也将会是一个言行混乱、表里不一的人,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察言观色和投机取巧,这对孩子是极其不公平的,对孩子的未来是极其不利的。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执政,子无适从。”说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父母要是各有所见,互不相让,家里就什么事情也成不了;对子女的教育,如果各自持有不同的意见、观点,子女就不知道听从谁的。这些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虽然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韩非子告诫父母;在子女教育的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保持一致。因为父母各自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和性格也不可能一样,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分歧可以理解,但我们切记不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当一方管教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到管教结束后私下再谈。如果没有原则上的分歧,我们完全可以达成共识、求同存异,尽量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商量,共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真要有原则上的分歧,双方不要坚持己见,应该加强学习或是请教专家,或是到家长学校听课等,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统一在正确科学的基础上。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特别提醒:
如果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喝白脸,就很容易让孩子成为“两面派”。严历的家长面前,唯唯诺诺,有事情不敢放手去做,自卑胆怯;而在宽容慈爱的家长面前,孩子就会胆大包天,恣意妄行。这样很难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难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父母只有在教育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原则问题上态度坚决一致,才不会让孩子有空子可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