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知识:
1、中央凹与边界视野:
中央凹的成像最清晰,分辨率最高;边界视 野成像模糊;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关于操作反馈和错误信息的提示:
a.用户反馈信息最好不要与用户的关注点超过1-2厘米,否则用户察觉不到;
b.边界视野上的信息足够明显,比如使用大的字体或者颜色的更换,保证用户可以足够看的到;
c.边界视野上的信息要有统一的特点,让用户能够识别提示信息的作用,比如使用红色的x表示错误信息;
d.对话框的使用,对话框可以强制终止用户的操作,但对话框不宜操作使用频繁,会降低用户的敏感度;
让用户更快找到信息:
a.通过字体或者颜色的变化可以引起用户的关注点,如果是边界视野,则需要通过引导,比如弹出效果;
b.信息很多无法预测用户的心理,可以通过图标的不同变化,但不要太过华丽。
2、格式塔原理——如何处理不同页面的元素关系
a.接近性原理:在位置上相互靠近的物体倾向于被感知为一组,比如ios的设置板块
b.相似性原理:看起来相似的物体倾向于被感知为一组(支付宝的首页)
c.连续性原理:我们倾向于将线条和形状感知为连续的整体(ibm的logo设计)
d.主体/背景原理:我们倾向于将元素区分为主体和背景,其中主体占据了我们主要的注意力。(苹果的一些操作。当前操作为背景。提醒用户的操作为前景)
e.共同命运原理:一起运动的物体倾向于被感知为一组或者彼此相关,大多用于动态交互
3.时间感知——大多关于系统的反馈
a.一个交互系统的响应度,即能否即使告知用户当前的状态而不需要他们无故等待,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
人机交互有关的一些时间间隔,以及与之对应的认知原理
b.除了上述的操作外,还有一些可以提高交互的小建议:
进度条需要让用户感到系统正在运作、并且清楚进度和需要等待的时间,不要一直停在99%,也不要只显示已完成而忽略未完成。
尽量不要在单位子任务内发生延迟。上文提到用户会将任务拆解为子任务,完成每个子任务期间用户都是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此时发生延迟影响较大。
如果加载需要长时间,先渲染出重要信息让用户看到。
利用空闲时间先做些事情,不要等待用户发出指令后才开始慢吞吞地行动
4.减少用户的思考
a.减少用户的认知资源的使用,给用户易用的感觉
b.减少用户的输入操作,比如:又下拉选择下拉或者勾选
5.降低工作记忆负担
避免使用模式,即避免同个操作在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效果。用户常常会忘记当前处在哪个模式下,因此很容易犯错。除非在使用模式时非常清晰地将模式标示出来。
让用户知道他使用的搜索词是什么。“用户居然会笨到忘记自己搜的是什么吗?”了解了工作记忆的特点之后,也许我们会更能理解这种问题。
每个页面应该只有一个行动召唤按钮(Call To Action),避免干扰用户注意。
提供操作提示和帮助时,不要一次呈现太多信息,用户记不住。
层级低的导航更好用,因为用户会忘记自己所处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