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2篇:哲学家王守仁见死不救,却写文章悼念,是何居心?

第32篇:哲学家王守仁见死不救,却写文章悼念,是何居心?

作者: 冯玄一 | 来源:发表于2020-02-26 21:29 被阅读0次

王守仁,明代著名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因此也称王阳明。在哲学上,他独创“心学”,提倡“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官场上,王守仁以镇压农民起义、平定朱辰濠叛乱而受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当驿丞,主管驿站事物,相当于现在县里的接待办主任。在此期间,他写了一篇《瘗旅文》,记述了一件很惨的事情。我先把这件事复述如下:

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个京城来的小官,不知姓氏,携一子一仆,路过龙场,借宿在当地苗人家里。作者想进去询问京城的事,但因当时下着雨,天又快黑了,就没有进去。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就走了。

中午时分,从蜈蚣坡回来的人纷纷在传,破下死了一个老人,另外两人守着老人的尸体痛哭。傍晚时分,又有从蜈蚣坡回来的人说,坡下死了两个人,还有一个人守着量具尸体在哭。第二天早上,又听说蜈蚣坡下有三具尸体。

作者一开始就知道死的人是京城来的那个小官。在得知三个人都死了之后,他不忍心他们暴尸荒野,叫上两个童子拿着铁锹前往蜈蚣坡,打算把三个人给埋葬了。

读到这里,我就想不通了,作者听到老者死后,为何不及时派人前去查看?这样不就可以救活老人的儿子和仆人?为什么非要等到三个人一齐死了才去埋葬?

在悼词中,作者说:“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人遽然奄忽也。”

这种解释虽然合理,但仍旧不能打消我的疑惑。当作者听到老人儿子也死了的时候,应该想得到剩下的那一个可能也有生命危险,应该要作出反应才对啊!

在悼词中,作者因为三人的死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顿生兔死狐悲、天涯沦落的感叹,哀人哀己,读来确实很有感染力。

但我实在弄不明白,作者明明可以救活两个人,而要眼睁睁看着三个人死去。这估计已经成了“人类史上的未解之谜”吧!

相关文章

  • 第32篇:哲学家王守仁见死不救,却写文章悼念,是何居心?

    王守仁,明代著名哲学家,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因此也称王阳明。在哲学上,他独创“心学”,提倡“心外无物”、“心外无...

  • 【阅读札记】传习录

    王明阳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 王守仁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

  • 读书摘要

    王守仁的“致良知” 王守仁,浙江人,通常称他为“阳明先生”。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他早年信奉程朱。朱熹教导穷理需格...

  • 阳明先生山水与书法,难得一见

    王守仁(1472—1528),初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明弘治十二年(14...

  • 是何居心?

    唉!糟心的一个年,刚差点和老公吵起来。 前半个小时我在洗澡,婆婆叫我:“问我阳台有没有晒衣服?隔壁阿姨跟她说明天早...

  • 是何居心?

    唉!糟心的一个年,刚差点和老公吵起来。 前半个小时我在洗澡,婆婆叫我:“问我阳台有没有晒衣服?隔壁阿姨跟她说明天早...

  • 王守仁是谁?

    早餐桌上,热气腾腾的芝麻包子刚端上来,儿子慢悠悠地问了一句:“你们知道王守仁是谁吗?”,呵呵,这个小子,要考...

  • 心学缔造者——王阳明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

  • 王阳明的心灵哲学:存本心,致良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后世尊称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创立阳明心学。 王...

  • 王守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王守仁,王明阳………格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2篇:哲学家王守仁见死不救,却写文章悼念,是何居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qg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