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一集番外,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最近很热门的一部动画电影,这是由美国迪士尼公司以及皮克斯公司合拍的一部电影,题目叫《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为什么与我们的节目相关呢?因为这部电影实际上讲的就是一个心灵哲学的命题,它里面所涉及到的很多的电影桥段都与我们的系列节目《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是息息相关的。
怀才不遇的爵士乐手,在机会降临时灵魂却上了天
这个故事本身大致的情节我不想剧透太多,但是为了方便我下面的叙说,还是得稍微说两句。
有一个怀才不遇的黑人爵士乐手名字叫乔伊,主要是靠给某一个中学做业余的音乐老师来混口饭吃。但是在某一刻他的人生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选择,一方面中学的校长对他很满意,给他一个offer,说你可以在我们的中学一直教书教下去,有所有的福利劳保,可以加入教师工会,听上去挺不错的。
但另外一方面,他却被纽约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爵士乐的腕儿多茜娅小姐看上了,觉得他可以在她晚上的爵士表演里面一展风采。 乔伊的主要工作是弹钢琴,而多茜娅主要是吹萨克斯的,两个人要进行珠联璧合的合作。乔伊就在想了,到底是吃个铁饭碗呢,还是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变成一个全美国都能够为之鼓掌的优秀爵士乐手呢?
请注意,这两者都是玩音乐,但是意义不一样。前者主要是教那些菜鸟,你的音乐水平是不能提高的,也没人会care你。做后者可就不一样了,成名立腕的道路就在他面前了,他当然选择后者了。虽然他的老妈丽芭希望他拿一个非常固定的饭碗,尤其是学校的铁饭碗,但是他不理老妈。但是没想到在准备演出的时候,乔伊有点得意忘形,不小心掉到阴井盖里面,就差点死了。
故事其实从这时候开始了,前面其实都是铺垫。他不是受了重伤了么,灵魂就上了天了。上了天以后,碰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在灵魂伸往天堂的过程中,乔伊一直想回到城市间和他的肉体相互结合,因为他觉得自己才40多岁,还没活够,而且几个小时之后他就有可能和多茜娅小姐一起同台演出,这是个多么多么重要的机会,他可不想放弃这机会,至少让我干了这事儿吧。
没想到跑到天国了,想回到城市间没那么容易,所以天上那些天使就让他做一个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做心灵导师,听上去挺鸡汤的。什么叫心灵导师呢?这个故事的设定是在每一个灵魂来到这个世界之前,都要接受一些基本的心灵教导,这些教导完成以后,灵魂才有资格能够进入这个城市,与相关的肉体相互结合。
能够有资格做教导的,都是非常牛掰的人物,比如像哥白尼的灵魂,比如说林肯总统的灵魂,都是这种级别的人物。乔伊其实没有资格干这事的,但是因为天堂的天使,它也有可能计算错误或者把名字搞错了,它把乔伊搞错了,搞成一个诺贝尔的生物奖的获得者,因此就让乔伊去做非常大的刺头的一个心理导师。
这个刺头在这片子里面也没有什么特定的人名,就叫22号。22号在天上已经游荡了几千年了,很多很多了不起的导师,从哥白尼,甚至欧几里得时代就开始教它。它一直不愿意接受任何伟大的心灵的教导。它就不愿意回到地球上去,过着一个比较通常的人类的生活。因为它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所有的人生都是不值得过的,它在没有来到红尘之前就看破红尘了。
而现在乔伊的一个任务就非常的有趣,他需要把22号的心灵点亮,让它意识到人生是有趣的,否则乔伊本身也就没有机会重新回到他自己的身体里面,去过他自己的人生了。
这故事非常有趣,就在乔伊和22号互相在进行这种心灵上的战斗或者纠葛的时候,两个人莫名其妙地就进入了城市,但是灵魂却发生了互换。22号的灵魂进入了乔伊的身体,而乔伊的灵魂进入了猫的身体,两者之间又产生了很多很有戏剧性的这种互动。我不能说得太多了,说得太多以后就剧透了。
心灵导师:知识潜藏于心的前世预定说
这个故事它到底要和我们讲什么道理呢?这是我下面要向大家掰扯掰扯的。
首先关于整个人的灵魂上天堂,在那里接受一些心灵导师的这种教育,这个讲法它背后的一个哲学根据就是柏拉图的哲学。因为柏拉图的人生哲学大致是什么样子呢?这在他的《斐多篇》里面是有说明的。
他把我们人类的灵魂看成是个自由自在的鸟儿,把我们每一个人的肉体,都看成是一个囚禁这些鸟儿的这样一个牢笼或者是鸟笼,也就是说你死了这件事儿并不是特别的可怕,就是鸟笼子开了,鸟儿飞出去了,鸟笼子坏了,它可能就换一个地方去住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而且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里面,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所谓的前世预定说。什么叫前世预定说呢?就是说你这一辈子所获得的知识有可能在前生之中你已经知道了,已经以一种潜能的方式藏在你的心里,你只不过在今生今世以某种方式把它拾起来。
比如苏格拉底就教导一个小奴隶,这个小奴隶基本上不识字,也没有学过数学,但是经过他的一个非常认真的循序渐进的教导以后,小奴隶在几分钟之内就学会做了一道几何学的证明题。苏格拉底要通过这样一个对话证明什么呢?他就是要证明,实际上即使是奴隶,都是有慧根的。说明他前世已经得到了一些知识了,只不过在你从前世到这一世的这样一个人生的转换过程中,你有可能会经过一条忘河,忘记之河,暂时地把这些你前世学过的知识忘掉。但不要紧,经过苏格拉底的这样一种精神的助产术,他可以把你的前世学到的知识一点点给带出来。
这部电影里面它也预设了类似的想法,也就是说灵魂在没有进入城市之前,灵魂当中的很多要素就已经在天堂构成了,天堂的灵魂的导师在你的前世就对你进行了指导,而这些导师当中有可能有一些牛人,像林肯、欧几里得、哥白尼都是这样的一些牛人。
灵魂学院:柏拉图对灵魂的拆解
还有一个电影里的要素,也是柏拉图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因为柏拉图认为,这个灵魂它并不是一个整体,它是不同的组成部分之间的一个相互斗争的战场。他把灵魂是分为三者,一者乃是欲望,一者乃是激情,另外一者则是努斯,就是理性的意思。
欲望大概就代表那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冲动,激情则代表我要做大事的更高层面上的一种精神的向往,理性或者说努斯则是对于前面两种要素的不同比例的一种控制能力。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所谓的灵魂的学院里面,这些小灵魂在来到地球上和自己的城市结合之前,他们也按照不同的灵魂力量的配比进行了分类。有的就到独处室里面去独处,他们出来的人可能就会独处,有些人到激情室里面去培养武德,这样他们出来以后就不会不讲武德了等等。
所以他们来到地球上以后,就会形成零零总总的人格,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非常的丰富多彩,否则大家都千篇一律,一个脾气,这个世界就太无聊了,这也是柏拉图的想法。
乔伊的人生观: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混合
这部片子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不同人之间的人生观之间的一个相互的战斗,至少是相互的一个对比。
我们可以先讲讲主人公,这主人公是乔伊,乔伊的人生观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他的人生观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一个相互混合的状态。
而柏拉图主义的人生观是什么?就是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理想而斗争,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打折扣的理想主义,也就是说是现实版本的理想主义,就理想是个好东西,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稍微要注意一下现实的条件,然后要找到一个中道。而且亚里士多德还特别强调一种最高级的幸福是一种思辨的幸福,思辨的一种幸福就是思考神的意义、神的本质。所以他认为理论生活的重要性是超过政治生活的,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的是超过那种世俗的赚钱的生活的,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哲学还是有很明显的柏拉图主义的痕迹。
那么乔伊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乔伊他有非常明显的柏拉图主义的一面,因为他就是为音乐而生的,他就是迷上了爵士乐,认为爵士乐就是他的一个灵魂。在玩爵士乐的时候,他的灵魂能够进入所谓的忘我状态。这个忘我状态,已经很接近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沉思状态了,就是进入到对于神的本质的思考。只不过音乐家是以琴键的方式、吹奏的方式来接近神的本质的,而哲学家是以概念思辨的方式来接近神的本质的,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当然了,他的思想里面也有一点点和现实妥协的成分,因为我们根据剧情可以了解,如果他不是得到了多茜娅小姐的offer,让他去参加这么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爵士乐表演的话,他还是会接受中学老师给他的那个offer,乖乖地去吃体制内的饭,也就是做一个中学的音乐的老师,就此了结一生。
虽然这不是他的生命真正的兴趣,但我相信,如果多茜娅小姐不给他这机会,他会向现实妥协的,所以他还是有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那种思想的成分的。而且多多少少他也有一些功利和自私的想法,因为他对音乐虽然是非常热爱的,但是他也非常希望通过音乐来达到名利上的成就。
就这一点而言,他的理想主义的成分其实是不如另外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家》里面的1900的,1900这位钢琴家是真爱音乐,很多人都说你水平这么高,就从船上下来,随随便便到陆地上进行表演,你这个钱都赚大发了。如果乔伊在这种环境下的话,肯定会走下那条船的,但1900没有走下船,甚至到最后悲壮地选择和这条船共存亡了。
乔伊就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我对于乔伊大致的定位,就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一种揉杂的状态,并且他的思想里面也有一点功利主义的想法。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他的想法又会透露出一点点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色彩。为什么呢?当他很不幸地灵魂和身体与22号发生对调以后,他自己的身体就变成猫了。
再次回到地球时,22的灵魂误入了乔伊的身体,而乔伊成为了一只猫。所以在这个阶段,他多多少少是把22号看成是自己的工具的,他指令22号做这个、做那个,也不是特别关注22号自己的所思和所想,就是为了满足一个目的,让22号能够冒充自己在多茜娅小姐面前变成一个非常帅气的爵士手,这样就可以让多茜娅小姐最后同意让乔伊本人上场,他就是这样一个目的。这种观点就是非常接近马基亚维利主义的观点了,只要我自己的目的是正当的,我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达到同样一个目的的不同手段。
当然了,在这个故事的剧情的发展的过程中,他的这种作为实际上是伤害了22号,使得22号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他自己也产生了反省,因此就有很多补救的行为。这就说明在乔伊的灵魂当中,柏拉图式的和亚里士多德式的这种德性主义的要素还是占据了主要的成分。
特别有意思是,最后这个故事是蛮让人觉得皆大欢喜的,22号也得到了自己的身体,而乔伊也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当中,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多茜娅小姐也愿意和他继续合作下去。
小鱼对大海的追问:满足本身就意味着空虚
但是乔伊突然就觉得没有自己所期望中的那种狂喜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很开心。这时候多茜娅小姐就和他说了一句,过来人会对后浪所说的有点鸡汤味的话:小鱼儿对老鱼儿说:“我要去大海,我就要去大海。”结果小鱼儿跟着老鱼儿真的进了大海了。小鱼儿说:“这是哪儿呢?我要去的是大海,但为什么我看到的只是水呢?”
于是老鱼儿会反过来对小鱼儿说:“瞧,这就是大海,大海也不就是这些水吗?也就是水多一点而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这说法里面有一些佛系的成分。比如在叔本华的人生哲学里面,叔本华就特别强调人生本质上是个悲剧,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不同的成名立腕目标,有些人想成为爵士乐的老大,有些人想连任总统,当然有些人没连任成。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是不是那些达到自己目标的人就成为真正的大赢家呢?不,你真正达到这个目标了,这个目标本身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个目标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空虚的开始,因为满足本身就意味着空虚。所以人生的无意义性就在于任何一个目标达成了,你就会觉得这件事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的。这是一种有点佛系的想法,可以和乔伊本来所具有的这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构成了某种对冲,所以乔伊最后是回到了这样一个中间状态。
在我自己讲的《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面,在这种高度的佛系的想法和那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之间,能够达成对冲的那种哲学思想,就被称之为斯多葛主义,斯多葛主义也一度成为了罗马的官方哲学,甚至出现了像奥勒留这样的有皇帝身份加持的皇帝哲学家的加盟。
那么斯多葛主义的一个基本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整个世界当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命定好的,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爵士乐手,或者你能选上美国的一个国会的参议员,这些事情都是命定好的。所以你只是在执行一个伟大的宇宙计划的组成部分,你一旦得不到你所得到的东西,多多少少也是命定好的。
所以相信斯多葛主义的人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这种态度既不像佛系那样,是完全消除了前进的意义,因为既然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在指引着你,那么你还是要前进的,但同时他也强调了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要坦然接受,因为这件事情也是你命里注定要接受的,那么这种观点十有八九就达到了这部电影的最后的一个思想的境界了。
顽固不化的22,有着皮浪主义式的冷漠
我们再来讲讲电影的另外一条线,另外一条线是22号,也就是说是为乔伊索要教导和开蒙的灵魂。我已经说过了22号灵魂的非常的麻烦,油盐不进,很多了不起的灵魂都没有办法打开它的那一个心理设防的状态。那么这样的一个灵魂,它的精神状态是什么?
应该说它是极端聪明的,但它那种聪明是那种不愿意对世界的本相做出认真地探究的聪明,而不是那一种牛顿式的聪明,我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世界是怎么运作的,我要成为物理学家。不是的,它聪明不是这样的,它是反过来觉得,牛顿再聪明有什么用呢?你知道的也仅仅是表象。我在天上的混了几千年了,这么多优秀的、聪明的脑袋我都和他们交流过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回到地球上,把你们已经过了几千年的生活再过一遍呢?It does not make any sense,这件事情没有意义,我就不做了,这就是它的一种想法。
那种冰雪聪明,好像看透了世间的浮华,不愿意投入热情来面对世界的态度,在我们讲的《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面,是一种典型的皮浪主义的态度,我们或者把它称之为皮浪式的怀疑主义。
皮浪式的怀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就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它的是和非我们都能够讲出滔滔不绝的道理,但正因为它的是和非都有同样的道理去支持,真相本身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要把我们追求事物真相的热情给悬隔起来,我们要对世界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
正因为它要对世界保持冷漠的态度,所以它就不愿意和任何一个城市间的肉体相互结合。非常有意思的是,因为某种阴差阳错的这种原因,作为皮浪主义者的22号进入了乔伊原来的身体,然后它对世界的观点就发生了改变了。他突然发现如果来到地球上拥有一个人的身体以后,他能够做一件在天上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说通过肉身来感知这个世界。
变成吃货的22,转向了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
我们在这里有个背景知识,灵魂在天上是没有感知的,互相打耳光都不行。没办法知道鲍鱼、蹄髈、三文鱼、寿司、秋刀鱼之间的区别的等等。因为他们没有这种味觉系统、没有这种肠道等等。
但是得到了人的肉体以后,作为皮浪主义者的22号,在纽约的街头吃了一块披萨,然后它被披萨感动到了。这很有意思,有时候治愈自己的心灵非常的容易。
而且因为它的肉身也是乔伊的,乔伊的头发被弄乱了,所以它跑到理发店去理发的时候又吃了个棒棒糖,它结果被棒棒糖感动了,后面它被甜甜圈感动了。这很有意思,原来我们觉得要派最优秀的灵魂,特蕾莎修女、欧几里德去启发它,后来发现启发它灵魂的竟然是食物,这家伙天然是个吃货,整个方向全部搞错了。
那么从皮浪主义变成一个吃货的过程,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是什么呢?是从皮浪式的怀疑主义变成了另外一种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伊壁鸠鲁主义。
那么伊壁鸠鲁主义我们有时候把它归类为一种古代的享乐主义,也就是说伊壁鸠鲁的想法非常简单,天下世界的万物都是由原子所构成的,你如果能够吃到一个披萨,你会觉得非常的好吃,那是因为构成披萨的原子和你的整个人体当中的相应的原子产生了相互的作用,然后构成了你灵魂当中的相关部分的激应或者回荡。
请注意,他认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伊壁鸠鲁主义者是个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并不认为灵魂是种纯粹灵性的东西。
其实如果我们从伊壁鸠鲁主义的观点去改写整个《心灵奇旅》的故事,很多地方倒说得通了,因为我们可以把22号的灵魂状态也说成是一种物质状态,只不过这种物质状态是由灵魂原子构成的物质状态,这似乎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灵魂之间也可以进行这种声音和语言的交流了。
那么抛开这一点不谈,就伊壁鸠鲁主义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种享乐主义,最后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人生的精彩就在我每一次吃披萨所受到的感动当中。
柏拉图的洞喻:不经适应跑出洞穴,灵魂会崩溃
这故事讲到这里是蛮好的,但是出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22号是借了别人的身体才能够感受到这一切的,但是乔伊要把身体再拿回去,结果他是拿回去了,但是22号没身体了。
22号它对于世界的所有的这种乐趣和感受都是在于这一些非常小的细节。它竟然会因为看到秋天的纽约几片掉下来的金色树叶而感动,而乔伊本尊他满脑子都想的是怎么把爵士乐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峰,好像自己就是爵士界的贝多芬一样,它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正是因为有乔伊的这种理想主义的刺激,明明已经被治愈的22号的灵魂又崩溃了。它本来是个皮浪主义,好像没法治,后来变成了伊壁鸠鲁主义者,但是碰到了一个光芒四射的理想主义。
我们在讲柏拉图的洞喻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你不能让一个洞穴里面的人跑到外面去,没有经过任何的中介的环节,就让他去看天上的太阳,这样他的眼睛会瞎的,他的灵魂会崩溃的,现在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倒霉的22号身上。
那么怎么样重新来拯救22号呢?乔伊就发现自己好像把22号害了,他也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于是他在创作一个新的钢琴曲的时候,就把22号它的肉体所接触过的那些普通的事物放在面前,比如像棒棒糖、甜甜圈,诸如此类的东西,他突然发现在细节里面是有美的。
22对生活细节的感悟,成为了乔伊的创作灵感
然后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他和22号又达成了和解,22号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肉体,开始了它自己的人生之旅。
柏拉图主义的美好想象,掩饰了现实的分裂
故事的结尾又以某种方式向柏拉图主义致敬了,虽然这个故事当中有很多非柏拉图主义的桥段进去了,什么皮浪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结尾为什么突然又向柏拉图主义致敬了呢?
因为柏拉图主义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构成是需要不同的人相互协作的。你要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这很好。如果你觉得你先天晚上写出的曲子没有达到你心中的伟大的目标,你就很痛苦,你要为这件事情而奋斗,这没问题。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或者都有自己的这样一个工作的区域。比如像多茜娅,多茜娅就是赏识乔伊的那一个爵士乐的大佬,她有她的社会的生态位,乔伊有他的天命。乔伊的妈妈就是个裁缝,就是丽芭,她也有他自己的天命。
但是像22号这样的人,像凡夫俗子,也许它的幸福就在于每天吃几块披萨、吃个狗不理包子之类。好,这就是他们的天命。
所以一个社会里面的国家的统治者或者是哲学家,或者是爵士手,或者是武士、士兵、工商业工作者,都按照他们的德性所规定的这样一个工作区间去工作,让他们各自的德性能够得以发挥,天下就大治了,千万不要出现那种错位的场面。
所以最后片子它所想鼓吹的,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原先设计好的一个人生的路线来进行运作,使得整个社会能够变得非常的协调。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以一种比较感性的方式,把我们在《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面所说到的这些人生哲学的方案都做了一些提示,所以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当然了,因为我自己是搞哲学的,搞哲学的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在说完别人思想以后,总是忍不住要批判两句。那么这部电影本身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它所描述的这种过于美好的画面,实际上是掩饰了美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一些巨大的分裂,包括现在美国总统的选举,以及总统的这样一个选举结果的议会的认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而这个不和谐的现象背后的社会现象,是半个美国和半个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战争、文化的战争和经济的战争。
这些问题是不能够通过简单的心灵鸡汤来解决的,而是需要大家使用像手术刀那样锐利的思维能力来对社会现实来进行反思。
如果要进行这样的一个反思的话,哲学思辨力就非常的重要了。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听我的《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的同时,有空再来复习一下我在看理想平台上面的另外一档子节目,也就是《用得上的哲学》。
课后思考
春节的时候,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喻意很深,非常值得推荐去看。主人公乔伊乐极生悲,到极乐世界走了一遭,各种心灵拷问,对我冲击很大。在理想未实现前,是否就意味着是失败?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应该向现实低头呢,还是要极度的理想主义?我自己的人生哲学是,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每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暂时没有实现理想时,谈不上失败。生命可以无意义,也可以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每个人的意义都千差万别。人不能一味向现实低头,也不能极度理想主义,我更赞成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