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心灵奇旅》这部电影,深深触动了我,《心灵奇旅》宏大而深刻,它谈论的是“生命的意义”,故事却讲得举重若轻。
![](https://img.haomeiwen.com/i3032895/202ff8e87a8fd590.jpg)
片中重要的人物其实只有两个人——“不想死”和“不想生”。“不想死”的是乔伊。
他是一个中学的音乐老师,平时的工作就是教一群“熊孩子”演奏音乐,无聊而乏味,人生一眼可以望到头。乔伊打心底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爵士音乐人。虽然屡屡碰壁,但是乔伊却从未放弃,坚持认为“我生来就是要演奏”。
终于,凭借努力,他通过了一次难得的面试机会,成功成为了自己一直喜爱的爵士乐队的钢琴手。
可惜,还没等到演出,他走在路上,脚下一空……乐极生悲,他死了。可想而知,他有多么不甘心。
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演奏机会触手可及,自己的一生就为了这一天。他不能死,必须回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这时,死后的他遇到了“不想生”。不想生”的是二十二。而所谓“生之来处”是所有灵魂在来到地球之前所呆的地方。可是二十二却是一个“老大难”,他迟迟没有找到自己的火花,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也毫无激情,他早已“了解地球的一切”,压根不想前往。
这两个人阴差阳错碰到一起,让我们看到对待人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3032895/20d08735f6d09b4d.jpg)
如此看来,两个人最大的差别在于“目标”。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拥有目标并且实现它吗?
最后经过一系列操作,乔伊实现了演奏的梦想,二十二找到灵魂归宿
但是,乔伊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后一下子失落了,他问:就这样?是这样吗?
我们把目标成为了人生的全部,导致最终目标成为执念,我们反而成为了目标的奴隶,结果失去了人生。
刚刚过去的2020年“多灾多难”,几乎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并非是个体的不作为、不努力,而是在时代和大环境之下,每一个人只得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如今“成功学”泛滥,到处在贩卖焦虑,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变得如此单一而扁平。
在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中,注定待在顶层的是少数派,可是所有的世俗的教条都在让人们往上爬,然而造成的结果却是「内卷」。
在“向上努力,追逐成功”的主流价值观中,也该有一种声音告诉人们:平凡并不可耻,不代表失败,更不是罪过。
接受平凡,并不代表混吃等死,碌碌无为,相反,认清平凡,才能够放下焦虑,更好地去感受生活。
所有过去一年都在拼尽全力的成年人,不仅仅该总结“过去一年我完成了多少工作”、“取得了多少成就”,“赚了多少钱”,也应当问问自己有多少瞬间是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又有哪些时刻让你感觉到自己在真正的活着。
当我们为小小的六便士日夜操劳时,也该拥有抬头看见月亮的快乐。而这快乐本不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3032895/f6f7c68d25cca4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