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410907/abe30253a11445b2.jpg)
在最后一刻,我的人物稿终于写出来了,虽然还有修改完善的地方,但为了赶在结营前让老师帮我看稿,我来不及修改就把初稿交上去。
刚好老师手头有紧要的工作要忙,说要等两天后才能帮我审稿。我想,在老师看稿之前还有时间,那就先自己修改吧。
于是把这篇5000多字的初稿,从头到尾朗读一遍。发现要修改的地方还真不少。有的段落加了小标题,有的没有;第三部分写成观点文了,叙事的方式不对路,结尾也写得虚,没提升;关于婚姻家庭部分写得太细,无关主旨的要删除……
根据新思路,我从内容到行文结构,从小标题到段落的调整处理,还有句子的润色,花了三个多小时进行大修改,然后重新读一遍,觉得不卡了再一次发给老师。
好文章是靠修改出来的。据说有一位学员的一篇上稿文章,修改了三十几次才满意,改十几次都是很平常的,听起来真恐怖。像我这种老人家,眼花脑不灵,改几遍还可以,假如要动大手术,不如重新写一篇。
这次的人物稿选题没有蹭热度,没选明星也不写伟人,写了自己较熟悉的家乡人,一位国家级的潮剧传承人,她有很多闪光点,许多故事,我搜集到很多素材,但为了突出主旨,只能有选择地写。
老师说,一篇人物稿一般四到五千字,但搜集阅读的字数不止十倍之多,这次写人物稿,好像回到当年写毕业论文的节奏,很磨时间。
通过这次写人物稿,我体会到光听课不练不行,光有理论没实操也不行。要边写边体会老师讲的精髓,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但要有精气神,还要有内容,最后拼的还有思维逻辑。
总之,越学越知道自己的短板,越学越难下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