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想,却又那样做呢,让《什么心理》给你答案吧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想,却又那样做呢,让《什么心理》给你答案吧

作者: 她若盛开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12:59 被阅读0次

1

生活中的困惑总是无处不在!

明明也没有什么想买的,可是一到购物节就忍不住剁手,躲过了双十一,也躲不过双旦,新年,结果囤了一堆用不了的东西。

曾经把自己视作偶像的孩子开始追星,崇拜网红了,你越是惩罚她就变得越叛逆。

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奇葩的同事,自己莫名其妙被孤立,领导似乎总爱针对我。

即使对方是个渣男,也不愿意分手,即使分手了也会特别难过,陷入悲伤的情绪,一直放不下。

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却在感情中屡屡受挫,甚至还被PUA,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

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困惑,有关于情感的,关于亲子教育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关于职场的。

我们会忍不住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我和大家的看法不一样?

其实很多为什么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心理学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它只是让我们多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一种思维的模式,你会发现那些让你困惑的事情其实换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2

读读故事就可以学习心理学了!

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很难,专业术语太难懂。什么自我,本我,真我的太难懂?什么是“锚定效应”、“自证式预言”、“认知失调”?人为什么会有“偏见”?恋恋不忘,真的必有回想吗?

确实有很多心理类的书理论太多,读起来会有点枯燥,而有的心理学读物又太浅显,只是说一些大白话,举的例子也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离得太远,就算读完了也收获不大,很难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是一本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的社会心理学通俗读物!作者陈晓老师是中山大学应用心理系硕士,从事心理学科研、教学与咨询培训10余年,从事心理学科研和教学十五年,跨界心理学科研、教学、心理咨询与培训。

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甚至很可能就是正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小故事切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帮我们解答困惑,读起来有趣也不失其专业性。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难懂的术语带入到一个个故事中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书中你会遇到迷失方向的年轻人、狂热的粉丝、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纠缠不清的亲子关系、虐你千百遍的领导和奇葩的同事,等等。

如果你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些事情,会让你有种顿悟的感觉——“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啊”?

这其实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一本书帮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神奇的智慧大门,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都可以变身为生活中的心理学家,做一个有智慧,活得更通透的人。

3

洞察人心不是为了窥探而是为了理解!

我们常说人心难测,但其实我们往往连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没有真正地去了解,又怎么去洞察他人的心呢。

心理学从来不是让我们去窥探别人的内心,而是能够认清自己,也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对他人能更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可能既是母亲,又是女儿,姐姐,妻子,又是单位的员工,小组的负责人,商场的消费者,医院的病人,等等。同时扮演这么多角色会让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明明在单位你是个很有能力的领导,可是回到家面对难以管教的孩子你却毫无办法。在朋友眼中你热情活泼,可是在同事眼中你高冷不好打交道。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但同时也会被很多的人评价,结果你发现这些评价竟然相差这么大。那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你呢?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那么你会更加了解自己真实的自我,你会知道自己认识到那个“自我”和他人眼中的那个“我”是很不一样的,那么你也能试着理解你的奇葩同事或领导,更能体谅你的孩子对你的疏远。

4

未曾深入了解又何谈真正放下!

单纯讲定义讲理论肯定是不太好懂的,但是讲故事大家就都爱听,而且有很多故事不是我们看到听到过的,就有可能是我们正在经历,正在困惑的。

如果把自己带入到真实的情景,让心理学的知识给你思维模式来一次升级,那么你会发现原来没有那么难理解。而且自己还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再用心理学的知识做出解释,你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智者。

《小王子》的故事大家都太熟悉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王子会独爱那一朵玫瑰花呢?那是因为他为那朵花付出了太多,花 了很多时间,如果放弃那朵玫瑰花就意味着自己的付出都白费了。

这就解释了很多女孩和渣男分手了,却还是放不下。其实她不是放不下那个渣男,而是放不下自己曾经付出的种种。这就是“认知失调”!

5

一切从认识自我开始!

这本书的逻辑主线还是从认识自我,然后是认识亲密关系,最后是认识与他人的关系。从自我,到两性关系,再到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这个脉络是很清楚的。

而人对自我的认识应该是最重要的,本书又通过三个章节分别从认知、行为、态度这三个维度展开,让你对心理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三个维度是相互作用和改变的,认知可以改变我们态度,态度会决定我们的行为,行为又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改变我们的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真和行为。

前三章就是分别认知、行为和态度,而后面两章就探讨这其中的联系,以及如何把这其中的联系应用到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中。

6

所以读这本书有一个好处也是乐趣的就是你可以不用按照书的顺序去读,你当下最感兴趣的或者最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你就可以直接翻到对应的章节开始读。如果只是看一看,不试着用自己的认知去解答一下,就有点辜负了作者的巧思。

我们可以先看故事,再看作者是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然也可以先看问题,自己先结合自身实际试着去分析或者回答一下,然后再读一读作者提供的案例分析,看看作者是如何从更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或者你也可以先做做每章节后面的心理学测验、练习和思考题,然后再回到前面读故事,你会发现有很多点是之前自己没有想到的,甚至是非常出乎意料的角度。最后你还可以看看书中推荐的电影和书籍,加深对这些心理学现象的理解。

这不仅仅只是一本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读本,还是心理测试书,心理类电影推荐书,亲密关系困惑解答书,人际交往困惑帮助书。作为成年人,在面对狂轰滥炸般的各类广告促销信息时,能够更加理智的消费,避免被大数据杀熟。作为父母,通过这本书可以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奇奇怪怪的想法。作为恋爱中的人,通过这本书,你能更加理智客观地去看待亲密关系,避免为情所困,避免轻易上当受骗。

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常读常新,只要最近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无论是关于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还是一些社会事件时,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试着去解读一下,然后再翻翻书看看自己解读的如何。

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能经常这样深入思考一番,真的是很有趣的事!你会发现自己更豁达了,更包容了,也更聪明智慧了!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想,却又那样做呢,让《什么心理》给你答案吧

    1 生活中的困惑总是无处不在! 明明也没有什么想买的,可是一到购物节就忍不住剁手,躲过了双十一,也躲不过双旦,新年...

  • Flutter - 布局:正方形

    今天我们将使用Flutter创建以下布局。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答案很简单:“练习变得完美”。 但是我们怎么能这样做...

  • 暂别离

    生活总是这样给你希望 又让你失望 爱情总是这样让你幸福 又让你心痛 我们总是这样说好永远 却又分离 或许老天觉得无...

  • 为什么店员都留不下来?

    之前在“一罐”里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说,为什么店里总是招不到人呢?为什么店里的店员总是不长久呢? 有个答案让我印象很...

  • 10月7号记事

    为什么生活总是想让一个人成长呢?为什么总是用这么痛的方式呢?人需要改变成长。不能一成不变,加油吧。加油吧。不害怕,...

  • 茶说(186)

    明明可以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梦想,为什么实现起来却又没那么简单呢?茶说,让我来给你打个比方吧。谁都知道,上好的普洱...

  • 一个女知识分子的不伦之恋:《风流大夫》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非要让我说出来吗?” “你不说,我就永远也想不明白,就不能给你答案。” “如果非要说的...

  • 我在做什么?我总是问我自己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这样想 很多为什么,不过还是有了答案 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真正的自...

  • 执行力

    我为什么执行力不强?为什么做不到呢?去寻找答案吧。

  • 爱的艺术

    1、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原来是这样想的? 你感觉如何呢? ❤️批注:我们为什么要读心理学,因为我们要重新的接受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这样想,却又那样做呢,让《什么心理》给你答案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vg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