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2017年的下半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了,回看过去的二分之一的时光,真正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的时刻却没有多少。虽然上半年借着“朝阳书市”和“世界读书日”的打折,自己购置了不少的书籍,但其中大部分还是安静地被摆在书架上,借书卡也同样安静地被闲置在一旁。
于是在下半年伊始,希望自己可以重拾往日的阅读时光,所以就开始尝试着写一个系列专题,记录自己后半年的读书笔记,也同样记录那些流淌在阅读中的日子。
选一道开胃菜,既不要太厚重油腻,又得和自己的口味,而选一本书作为开端,既不要是长篇的著作,又得是自己喜欢的风格,这样看来,毕飞宇的《写满字的空间》成了不二之选。
1 一份缘起书文| 用文字复苏身边的日常之美
回看我一直以来的阅读经历,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我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文学偶像,毕竟好作家好作品层出不穷,我也总是在不同的阶段随着阅读的不同而对不同的作者产生倾慕。而现阶段,这个作家,就是毕飞宇。
说起来和毕飞宇的缘起,还得从一部电影开始。去年夏天,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了娄烨的《推拿》,看完了电影之后意犹未尽,又将那本曾经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原著拿来一读,从此,毕式表达便将我深深吸引。
不知道现在阅读此文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虽然阅读了很多的作品,也感受了不同作家的表达风格,但是总有一种表达让你觉得很合你的胃口,也让你觉得那种行文方式不但符合你的阅读习惯,甚至符合你的言语认知,你会沉浸在这样阅读经历中,自然而然地随着作者的文笔,甚至在一页一页的翻页动作中忘了翻页的动作本身。
而毕飞宇之于我,就是这样的体验。
接下来,从《推拿》到《平原》再到《青衣》再到《雨天的棉花糖》,我尽可能地找到了毕飞宇所有的作品,一本一本享受般地阅读下去。而那种毕式的表达方式更加明显,这种作为一个读者发现了一个很对你胃口的作者的幸福感,让我很珍惜也很庆幸这样的发现与坚持。
书文| 用文字复苏身边的日常之美再后来,也陆续参加过毕飞宇在北京出席的两场活动,当我第一次在现场见到毕飞宇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1964年出生的人居然可以这样的年轻。精干的发型与着装,让人不由得想象着这个已经知天命的人有着怎样自律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着如此良好的精神状态。现场的他侃侃而谈,风趣幽默的表达让观众哑然失笑,而深刻独到的观点又令席下默然思忖。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也许真正的文人就是这样,他们没有喝咖啡码字的通宵,也没有从中午才开始的一天,更没有特立独行的着装打扮与举止言谈,他们在大多数时间和普通人一样,但其中又有一些说不出来的不一样,他们的想法总是比芸芸众生要更深刻而细腻,他们似乎活得更年轻而有活力,也更自由而潇洒。
2 两处设计书文| 用文字复苏身边的日常之美
先将此书的内容按下不表,来说说这本《写满字的空间》的设计。在我的印象当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籍设计总是中规中矩而又得体大方,封面是简单的配色,同时也没有标新立异的装帧,但是当下的这一本,却似乎不太一样。
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本书的封面要比书心窄,也就是说书心靠近切口处的边缘有一部分是露在外面的,这样的设计在我多年的阅读经历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我很好奇这样的用意,不知道编辑有着怎样的心思,也试着用自己的浅薄之见来妄加揣度。
这样大胆的尝试,在我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和该书的题目:写满字的空间。平日里,我们通常阅读的书籍都是由封面包裹着书心,那个正正方方的封面,就像是一扇门,打开后是一个写了字的空间。而此书,是写“满”了字的空间,多出来的这一块,不就正是那些因满而溢的空间吗?这样想来,每当我手里捧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似乎也被填满了,沉醉在这写满字的空间中。
其次,此书设计的另一个出彩之处就是将书心的切口都染上了橘红色。在我拆开塑封之前,看着突出来边缘处的橘红色,我以为这本书的书心整个都是这个颜色,当我一边担心这样的纸张颜色是否影响阅读,一边拆开塑封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书心和普通的书心用纸并无两样,那耀眼的橘红色,只限于切口处。
这样的设计,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如果这是一本艺术类的书籍,这样的设计也不出人意料,只是作为文学类书籍的它依旧这样“时尚惹眼”,让我同样开始暗自揣度编辑的心理。
唯一的解释,也许还是和本书的书名有关,三面的切口将整个书心都包围,用亮眼的橘红色框出来一个颇具新意且让人好奇的空间。而穿过这层如朝阳般的“光晕”,读者们便进入了那个写满字的空间,这就让读者在阅读开启之前,仿佛身披圣光,庄严而郑重地步入了文学的妙曼殿堂。
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臆想与揣测,也许并不是颇有道理的解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两处颇具匠心的设计,让这本书无疑增色不少。手捧着这本书,看着突出来的橘红色切口,我在想,这样的发现与经历,也只有在阅读纸质书籍的时候才会产生。
接下来就不得不说说近些年来一个热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高下争论。不可否认,电子书和各种阅读器的出现,真的带来了一场关于阅读的革命,轻便小巧的新载体让阅读变成了随时随地的行为。但转念一想,就算是科技再进步发达,就算是研发出来更护眼更容量大的阅读器,纸质书籍的地位也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甚至在一定程度还依旧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毕竟那种可触摸到的介质感和可感受到的编辑力,是电子书所望尘莫及的。
3 三点感悟书文| 用文字复苏身边的日常之美
和以往的作品不同,这是我第一次阅读毕飞宇的散文。不需要一气呵成,也不需要加注书签,正所谓“散文就要散着读”,这本《写满字的空间》读起来也是断断续续,没有强烈的主线,更多的是作者关于写作、关于生活的点滴思考,而在我进进出出这个写满字的空间时,徜徉其中,也有了三点感悟。
首先,毕飞宇在谈到他的写作灵感是,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他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并不是他在某一个时间一下子想起来的,而是经过了多次机缘巧合才有了构思。第一次他是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当时他就想写出来点什么,只是因为这个愿望当时并不是多么的强烈而被搁置,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听说了另一个故事,这两件事情一下子被他联系了起来,同时产生的,还有那个小说里的角色。
我想,但凡有过写作经历的人也许都有这样体验,很多时候,让我们产生写作冲动的,并不简单只是一个契机,而是由多次主动经历和数次不期而遇而产生的,换句话说,当你因为当下的一件事情而有了写作欲望的时候,所有的动因并不仅仅是当下的刺激,更多的是从前那些被你没有特别留意的体验与时刻,所以,你的故事和文字里,不仅仅有那个看似很直观的直接刺激,更有潜伏已久集中出现的奇妙灵感与过往体验,有你曾经读过的一段大同小异的文章,有你曾经有过的一段似曾相识的经历。
第二个感悟,就是毕飞宇在塑造人物的手段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作品中的“一号人物”并没有多么的至关重要,只需要将周边的次要人物写好了,“一号人物”也就自然而然跃然纸上了。甚至,比起一号人物,他似乎更加关注二号、三号乃至四号人物,他曾说:“一个作品的广度是由一号人物决定的,但一个作品的深度,却是由二号、三号、四号人物决定的。”
这种想法,不得不说是很新颖独到。大多数写作者提笔时,甚至在前期构思的时候,就已经不自主地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一号人物的塑造当中,然而毕飞宇这种看似是本末倒置的行文思路却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
此刻不由得想起来《青衣》中的女主角筱燕秋,她是不容质疑的一号人物,而她身边,那些次要人物的精准刻画与描写,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她本身的塑造。嫦娥A角的飞扬跋扈,让她后来失控的举动变得水到渠成,丈夫的无趣浅薄,让她后来的再次登台变得合情合理,而徒弟的优秀出色,又让她后来的妒火中烧也再自然不过。所以,看似是筱燕秋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实际上是这个一号人物周围的那些次要人物在无形当中推波助澜,正是对他们的刻画,让筱燕秋这个角色更加丰满,也更加立体。
最后一个感悟,也是最深的一个感悟,是毕飞宇的一段话:
“老实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在文学上拥有超出常人的才能。我最大的才华就是耐心,我的心是静的。当我的心静到一定的程度,一些事情就必然发生了,事情发生了之后,我的心依旧是静的。那里头有我的骄傲。”
这段文字背后的力量,也许不仅仅是关于写作的指导,更多的是对于人生的启迪。那句被说烂了的:“耐心成大事”,此刻看来是如此的震撼强劲。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每个人都在计算着机会成本,也都在盘算着眼前利益,长时间的专注不再是耐心,而被定义成为了消耗。对于不能立马收益的投入,没有多少人能够一直坚持。
这种被快速行进的人们断然弃之的“耐心”与“心静”,也许才正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坚持的宝贵,因为那里面有天道酬勤,有水到渠成,更有每一个普通人依靠坚持而见证梦想成真时,所有的骄傲。
书文| 用文字复苏身边的日常之美在写满字的空间里,毕飞宇用他独到的表达、精准的刻画,给了每一个徜徉其中的人耳目一新的畅快享受。记得曾经在上英美文学课时,书中讲到了普通人与作家的区别,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readers and writers is that the writers know how to describe something in an exact and vivid way.”(读者与作家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作家知道怎么样来精确而生动地描述。)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幸而遇到了拥有这样的才能的毕飞宇等许多作家们,用精准而生动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个写满字的空间,帮我们复苏了身边的日常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