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评阅读书籍推荐:取其精华(4)《天生非此》(英)奥利弗.詹姆斯
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愤怒而具有攻击性,那么以后孩子就会变得和父母一样,即使孩子长大后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能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从小被迫灌输的“我很好,但你不是”的概念被扎得太深了,改变这样的代际传播,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

有些传言认为,婴儿的脾气会决定他们会获得什么样的照料,但这样的说法是不公平的,一个幼小的婴儿是无力的,很多关于环境影响人的性格的实验,足以说明,即使婴儿刚出生时就已经有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但是他们早前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已经受到母体的一些情绪、声音、动静的影响。

有一位出生贫寒的母亲,很害怕别人说自己配不上中上层阶级的丈夫,她生了一个女儿,仅仅因为女儿是早产体重过轻,她就一直责怪女儿丑陋,并且不断地责怪女儿讨人厌,骂她贪得无厌、吵闹又难管。

这位可怜的女儿因为母亲对她的攻击,她也对自己产生了自卑和愤怒,一生都带着面纱生活,她成年后结婚并且有了自己的女儿,然而她也是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女儿有多吵闹和难应付,似乎是在说孩子继承了家族的坏脾气,但实际上孩子是代际传播的产物,错误不在孩子身上。

有一个问题儿童导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挑选了100名具有易燥易怒,不配合父母等比较难应付的儿童,这些父母已经对他们的孩子的坏情绪和忽视父母的行为变得很沮丧了。然后她对其中50名婴儿的父母进行了持续一年的育儿指导,她教导这些父母如何陪伴孩子。

一年后,这位老师对之前的100名婴儿分别做了测试,结果对比十分明显,没有接受任何育儿指导和帮助的50名婴儿组,有72%的孩子缺失安全感;而接受了育儿指导和帮助的50个婴儿,只有32%的孩子有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并且这些孩子和父母重新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里不是责怪父母的错误,如果你已为人父母,相信你的内心一定很想和孩子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那你一定要明白代际传播的原因,你是不是把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又传播给孩子了,你可以试着去探索你的父母的童年,他们遭遇了什么创伤才会对你这样,也许这样的探索能帮助你释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将爱传递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作者:尚钰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