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提问》读后感

《学会提问》读后感

作者: 航子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11:15 被阅读4次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里面充斥大量的案例和 练习,更像一本教科书。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 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 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假思索地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 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面对立场和你相左的意见,你是 只愿听从价值观取向和自己相似的观点,还是能控制感情冲动做出理性 判断?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提问和质疑,是否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 支持自己的观点?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训练可帮助我们解 决此类问题。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追求完美和吹毛求疵,它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取长补短。批判性思维包含三个方面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问 题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利用积极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看书之前,我个人对“批判性思维”的并不太有好感,认为“批判”这个字眼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偏激、激进,令我联想起一些鸡蛋缝里挑骨头的人带来的不快。但是通过阅读前言,我发现这本书有助于个人在众说纷纭、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做出理性判断和价值选择,而我在选择上确实存在困难,用这本书上的概念来定义,就是属于用“海绵式思维”来接受事物的人,因此我十分好奇如何通过提问来做出有理有据的选择。

前四章相对中规中矩,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等指导性书籍在阅读的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不过,它对一些思维现象做出的界定说明,也具有启发意义,比如说:强势批判性思维与弱势批判性思维对视阈的影响,价值观在问题考量过程中带来的情感加分等等。第五章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要求判断从理由推衍至结论的未言明的逻辑性关系,也就是要求深入思考到作者或演说者的言外之意和价值前提,对我来说较为困难。

本书第六章对于推理过程的谬误梳理给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它提出了“滑坡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其他谬误像是“光环效应谬误”、“诉诸感情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等,虽然在浏览网页新闻或是参考学术论文的时候也常遇见,但人们尚且具备一定的免疫力抵制煽动性的不实言论。而在思考过程中所犯的“滑坡谬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则不太容易被意识到。我所理解的“滑坡谬误”就是以群体为参照为某些事物(具有消极色彩)的存在寻求合理性,有这种思维定势的人通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说:“别人这样做可以不受惩罚,我做了同样的事为什么就要付出代价?”,“如果我不被允许做这件事,那别人也不应该获得特权。”这种“滑坡谬误”虽然表面上看是以“公平公正”为思考基础的,但事实上在不断降低衡量标准,不断钻空子。我认为“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是指持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还不如坐以待毙”的想法。总体来说,不论“滑坡谬误”还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都是在思考解决问题上较极端苛刻的人常犯的错误,不过它们也以懒惰的人一时宽慰自身的面目出现。

除此之外,本书对于证据、因果关系的考察甚为关注。作者虽然对于证据效力的评估给出了许多可操作性方法,但我认为不一定具有实用价值。有时人们并不是不知道如何辨别哪些证据可信,哪些证据值得商榷,而是主观愿望盖过了对于追求理性的光芒。比如说,在购物时,人们并非对广告的宣传效果一无所知,可还是一次次怀抱期待任意而行。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的主要矛盾已从如何判断证据的效力变为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

生活中,囿于种种因素,我们可能被困在一个舒适的牢笼里却浑然未知,信息这个东西能成为开启未知世界的工具也能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网上所谓的“和谐”也许能成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吧。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种挑刺、转牛角尖的思维,可以说它是一把钥匙,打开束缚我们的牢笼和身上的枷锁,让我们知道其实生活还蕴含着其他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八月读书《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读后感 潘石屹曾说: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学会提问》英文原版的书名为“ask...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刻意练习计划之“遇见...”89/300,《学会提问》读后感 《学会提问》这本书,一共12章内容,前面每天看一...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听到这本书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讲的是如何问问题吗?一般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书名就代表一本书的走向,以这种片面的思...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拿到学会提问这本书,被它简洁的封面吸引迫不及待的打开去看,但当我看到内容的时候惊呆了,这真的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里面充斥大量的案例和 练习,更像一本教科书。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

  • 学会提问 读后感

    本书在前言就提出了其目的在于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不应人云亦云、一股脑的接受他人思想,...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最近看了美国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著的《学会提问》一书,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工具书,让我们用怀疑一切的精神对待我...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搅乱着我们的思绪,以致于我们很难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富有价...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暑假阅读的第二本书就是《学会提问》。这本书主要教我们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如何建立...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学会提问》这本书从6.25来宁德的路上就开始看,断断续续已经看了一个多月,今天是星期六,在经过一番犹豫最终决定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yh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