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习惯了的我却很少去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我在日复一日的过往中似乎早已变得麻木。
一次偶然的对话,朋友说第一次对我的印象是因为几年前发表的一首现代诗,一语惊醒,我才察觉,生活的琐碎繁杂已经渐渐地让我变得迟钝。
罗达成说“生活中的北岛,不像写诗时的那个人”。事实呢,杰出的诗人身上往往同时存在两个自我,都是真实存在。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有了诗意的思考和追问。
痛苦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太清醒。当我意识到自己在人海途中裹挟前行,内心的呼唤和现实的自己渐行渐远的时候,那种无声的、难言的痛让人窒息。
但,我们究竟无法逃离现实的生活!
走过的路总是在脑海徘徊,在不经意的瞬间会想起。有时候会觉得很近,有时候又觉得很远!从现实走进梦境的人是不是都是在矛盾交织的往事里裹足不前?理不断,理又乱!
接连几天我除去工作必须的交流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语言。在接下来的焦虑苦闷的时间里,我决定把这些心路历程用文字记录下来。
一直以来,我都自以为是的觉得,在我的内心里潜藏着一个深沉的呼唤,执拗、倔强、孤傲,不妥协却又不得不接受,就是这样的矛盾。它们就像是横亘在内心的一座座火山,又像是潜伏着的一条条暗河,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出口。可是出口究竟在哪里?我说不清楚!
幸运的是我们拥有今天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它让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和平台。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生活的周遭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快。我们生活中遍布感应器,而我们内心的触角似乎失去了感应。现实的花样翻新和内心的荒芜是一种怎样的对比?
从小生活在鄂西大山里的我,对大山一直抱有期待。大山塑造了我的人格,也留下了我柔软的情感。远山的魅力永远走不出我的心事,等待的时间越久错过的越多,企图抓住每一次浮光掠影,其实都是徒劳的。
我们生而为人,本来就有很多的不确定和无奈何。随其自然的一生或许根本不存在,我们只是在不断和自己、和这个世界妥协。
当我重新拿起属于自己的那支笔时,内心得到了一种久违的慰藉,我前所未有的感到一种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