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谈教学之指导学生动笔
摘录:
统编语文教材增加了学生课中动笔的训练内容与训练难度,意在让教师指导学生勤于动笔。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课文批注、表格填写、句子摘抄等动笔活动之外,还有如下动笔活动可以考虑。
1、 拟写标题,概括文意,语言学用。
2、 句段仿写。学用语言,加深对课文语言形式的理解。
3、 想象并改写。训练想象力,训练描写的能力。
4、 借鉴式写作。学用语言,加深对课文表达形式与表现手法的理解。
5、 自由写作。创新写作思维,并增加课堂动笔的趣味性。
6、 资料性写作。写作难度和训练的意义都很大,也有的练习是放到课外去完成的。
7、 赏析性写作。训练学生评价、欣赏的表达能力。
8、 “活动、探究”单元的写作实践。
思考:
以上的写作指导方式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几乎都是已经使用过的,但是对于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难题。难在我们的批改程度上,难在我们学生的二次提升上。很多时候教师在对一篇文章经过反复批改后,学生也没有多大的进步。因为你提出的问题也没有都得到多大的解决,对于文章的修改和问题他们无法进行改正。我也尝试过第二次创作,但是这样在时间上是兼顾不过来的。余老一直把作文教学视为语文学习的半边天,恰好这半边天就是最难的。写作在我们试卷考查上的分值也是差不多占到一半的,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确实不易。我们自己身在语文教学岗位多年,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没有说就达到多高的水平,这里也并不是说我们不会写。就单写作方法和文学积累方面,我想大家都是不差的,差就差在这不动笔上。
我清楚的记得,我第一次提笔记录生活琐事是在21年5月的时候,第一次拿起笔时3个时辰才写出800多字的叙事。经过一年的时间坚持,现在不用30分钟也能写出1000左右的生活叙事。这些改变就源自于多写,所以对于作文教学我认为重在多练笔。我的想法是片段式的记录。把每一段写好,写精再仔细揣摩。在教学时把每一部分都作为一个板块知识进行训练。这样完成一部分再去进行下一步。掌握其中的方法后在进行综。,以前在小学时采用的是打草稿后再誊写,但是进入到初中后时间上更紧了,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进行多次创作,一般都是一遍过完就上交。有时候甚至连二次检验的机会都没有。
昨晚戴老大提到一个词说知识要“慢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作文是一种文化素养的积淀,更是一种文学涵养的体现。快是没有精髓的,前几年流行快速作文。没弄多久就夭折了,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基本框架就是:谁在哪儿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这虽然是我们一篇故事的一个整体构成,但是这样的文章是不具有文学性的,更别说有什么灵魂了。与其说这是文章还不如说是日记。毫无文学性的东西怎么能称之为“文”,余老也提出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有关联的,在统编教材上是有阶段性的,是有规律可行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平淡到丰富的升华过程。学习需要慢,不能急于求成,一旦追求快就成了揠苗助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