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有一片竹林,是父亲种植的。
竹子不是那种大的毛竹,而是只能长到胳膊粗的石竹,虽然它的体形不大,生长整根竹子却是上下粗细一致,做成晾衣竿是最好的材料。其他的作用也只能用作菜地搭菜棚用,因为石竹的作用少,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又占了一大片菜地,因此常常让母亲抱怨,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没有人有时间去重新种过别的竹种。
山后的那一片地是村里人共同开荒的,每家每户都分到一些。记得小时候,每到三四月份,母亲会上菜地上种地瓜,我们兄弟就要从山腰的水渠里挑水去灌溉。而这几年村子里的年轻人开始外出务工,年纪大了的上一辈老人又没有体力再去劳作,于是每家每户就在自己的菜地上种下了竹子。父亲也是买了一些竹种种了下去,开始两三年还要去施肥除草,到竹子长成就不需要太多的照料。
因为竹子很野,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就如诗词里说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一根竹种种下之后,不管是在石子堆,还是石头山,只要有泥土生根,它就可以生长。只要肥料下得足够,雨水充分,竹根就会疯长,就连隔壁别人的菜地也长过去,到了来年长出竹笋,不要去挖掉就能长成竹子,所以,竹子种下去的前几年是不会去挖笋的,主要是繁衍长竹子。竹子有多野,打个比方,如果邻居院子里有竹子,你希望竹子能长过来,只要在相邻的墙角下埋下一些肥料,不要多久时间,竹子就会自动随着肥料长过来,在你的院子里生长开来。
我喜欢竹,喜欢竹林里的幽静。每次从外面回到老家,或陪母亲,或独自一人,走进竹林,那竹子碧绿,竹叶成林,阳光穿过洒下斑驳的残影,城市里的喧嚣到了这里戛然而止。
微风吹过,竹林里发出沙沙的响声,在寂寥中更多了一分心灵里的宁静。风儿摇曳着竹梢,时而抑俯摆姿,时而如浪滚动,声音从山的那一边,哗哗地随风扫过,瞬间消逝到山的另一边。地上的竹影也极力摆动着,起伏不定。
沿着地畦静静地走了,可以嗅到竹子独特的清香。它没有玫瑰花香的浓郁,没有兰花的清雅。但那淡淡的竹香确实飘荡在山林之中,在你一呼一吸之间,流淌在心肺里。
久立于竹林,闭眼,仿佛又看见父亲举着锄头,就在那畦地头锄着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