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禅林深处,高敞楼台,雨过群峰,秀翠成堆。云气四蒸,天色流动,岚光一抹,晓日容开。青猿白鹤,俱留秘境,紫燕黄鹂,亦喜中来。此景得吟,诗眼开豁,自疑身复,入住蓬莱。
鹧鸪天·题净业寺
净业古刹南山宗,满庭滋雨静山容。律宗佛法道宣创,名冠丛林庙宇中。
暮霭降,月朦胧,断云犹在树摇风。闲来莫问荣枯事,且对青灯耳目空。
净业寺简介———
净业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35千米。《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
净业寺建于隋朝,唐初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后由道宣再传弟子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后世研习律经,都以道宣的解释和规定为依据,至今中国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学说为自己持戒的楷模。
净业寺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外峰顶上有道宣律师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寻访律宗祖庭净业寺
净业寺之名早有耳闻,只是在今日此刻之前并未真正进入寺中参拜。也曾多次从沣峪口寺前路过,匆匆瞟一眼路旁的寺庙山门,便多一份入寺寻游的愿望,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来之前,我已做了不少功课。对净业寺的前世今生颇有了解。
秦岭终南山自古是佛道交汇修行圣地,名刹寺庙茅棚汤房道观遍布,修行隐士众多。净业寺作为律宗祖庭,乃各丛林之冠,不能不去。寺距西安约有七十里,沣峪口处,依山而建,山门为石壁瓦脊,翼然向天,典雅而无俗,庄重而含威,门墙和山墙均由精选的蓝田花岗岩石堆砌而成。“依无上觉”题跋出自赵朴初手笔,字体饱满,笔法遒劲。“净业寺”三字描金匾额为南怀瑾所题。沿山门攀缘而上,树木茂密,山泉潺潺,各种佛像、石头刻字等自然相融、随处可见;净业寺虽处秦岭北麓、北方之地,但就寺庙整个前导区来讲,颇有几分南方寺庙之风格。路不长,也不是很陡,但曲折迂回,穿梭期间,也有几分天然野趣。“行起绝解”,不到半小时,便可到寺庙大门前。
净业寺大门古朴庄严,精巧雅致。门前有一块空地,空旷幽静,视野开阔,凭栏南望,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回头北视,净业寺建在山腰,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崔峨壮观,聚精会气。难怪净业寺千百前来受到文人墨客、四方信众的膜拜和尊敬。古人讲焚香、插花、挂画、品茗,在此,我看采天然泉水熬制,喝一壶茶水,弹琴论剑,实乃人间最美!
我们从寺庙大门的右侧小门进入,里面布局舒适,干净整洁,天王殿青砖黛瓦,朴柱素梁,悬挂“依法护法”匾额和南怀瑾所提对联:回首依依穷奢极欲歌舞繁华大梦场中谁识我,到此歇歇风清月白梵呗空灵高峰顶上唤迷徒。天王殿内中央坐像似为律宗祖师道宣大和尚,上悬木匾:龙华三会。落款是现今住持本如法师墨宝。后山是庵山,上面挂个牌子“清修净地,非请莫入。”
还记的在寺内一房檐上写有:“作狮子吼”四个大字,不甚明白,只知是形容悍妇之词,后来向高人询问,原来“狮子吼”是梵语,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用以形容秉持正义,排除异端,于大众之中大声作激昂慷慨之言论。看来处处皆学问。
据文史载,在一个秋季,贾岛来到了净业寺,偶遇朋友李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贾岛信佛,被称为:“诗奴”一生颠沛流离,几次科举没能高中,传说是“连败文场,囊箧空甚”,出家当了和尚,法名无本。偶遇韩愈并听劝之后,又还了俗,花了很多时间很大的功夫考上进士,做起了官来。但官场险恶,他一介书生,为官清廉,不肯攀附,在他65岁普州任上病死的时候,家里没有一文钱,只有病驴一头,古琴一张。“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这是他的名句。他和当时的姚合、李廓等都是朋友,有“贾姚”之称,只不过姚合、李廓都是官宦子弟,贾岛自己没有显赫的身世,又不愿意趋炎附势,一心写诗,屡屡碰壁,仕途不顺,人能理解。想一想,在净业寺,贾岛和李廓老友偶遇,应是一种怎样欢快的心情,但从“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的诗句中看一看到,“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悲催之情。秋雨绵绵,站在净业寺,“面临深谷,目极天际。”不可能,只能是观照自己的内心,苦闷、彷徨而不可为。这两个人偶遇,有没有姚合,不得而知。但姚合有《新居秋夕寄李廓》诗云:“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说明他们之间关系不错。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当时的长安和罗马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囚——孟郊、贾岛, 诗奴——孟郊等等,一直影响至今。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总爱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地遣词造句,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的“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有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后人也有及其推崇、痴迷贾岛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不在早晚,因名僧而传。据传,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发祥的地。有专家也提出了净业寺应该建的更早,或建北周,过去有“南岫”之说,也有一定道理。《开壤创筑戒场之坛文》其中有曰:“维唐乾封二年仲春八日,京师西明寺沙门释道宣,乃与宇内岳渎诸州沙门商较律仪,讨击机务,敢于京南远郊沣、福二水之阴,乡曰清官,里称遵善,持律众所建立戒坛。”道宣(596-667年),俗姓钱,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自幼聪慧,9岁能作赋,15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先后依止智顗、智首律师钻研律学,曾在大禅定寺听智首律师讲《四分律》四十遍,历时十年。而后,道宣律师四方参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入一苇;周游晋魏,批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枸彰于遒听。随以立年,产寻铅墨,律仪博要,行事谋猷,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武德七年(624年),道宣结庐终南,始居白泉寺、丰德寺,后得护法菩萨“彼清官村,故净业寺,地当宝势,道可习成。”之示,遂移居净业寺。他曾因严持戒律、精修般舟三昧而感人天送供,天神护法。道宣律师以大乘教释《四分律》,广弘律学一脉,他的著述中有关《四分律》疏、钞极多,其中《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宣生平“三衣皆伫,一食为菽,行则仗策,座不倚床”,其道行盛名远播西域,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玄奘、窥基、圆测法师、牛头祖师及孙思邈等与道宣律师交往的故事颇多。律宗后由道宣再传弟子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唐高宗干封二年(667年)十月三日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唐穆宗曾下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现在日本有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的西南部,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总本山,在东亚地区佛教传承史上的位置极为重要。同时,“日本律宗开山始祖”——鉴真大师的遗骨亦埋葬于此。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律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游净业寺,读《净业颂》,感悟其精神内涵:“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戒以净身口,定以净尘欲,慧以净知见,三学次第净。贪净三昧水,嗔净悲愿风,痴净般若火,性地本来净。无边染业净,一切净行集。即此净心行,成就庄严佛。清净身、口、意三业。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贾岛和朋友李廓偶遇净业寺,当时的心境是失落、迷惘的。后来在《题朱庆馀所居》:“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更看“城上峰”!秦岭终南山,净业寺成了他心灵栖息的宝地。“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半隐半官、徘徊在凡尘人间和佛家世界的贾岛,只能以自己一颗静心,向往如云、如水,无羁绊,无拘束的自由生活,去推敲属于自己的诗歌了。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楞严经》讲:“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很幸运,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晚唐,在南山律宗祖庭净业寺,在一个秋雨淅沥的多愁之日,大诗人贾岛偶然遇到了好友李廓,互说衷肠,默然无语;而我,在公元二零二三年的夏天,在万木葱茏的时节,寻访净业寺,没有见到本如法师,没有邂逅到任何故交,“虚空置汝心内如片云点太清,华藏容吾性地若芥子纳须弥”,只想一个人走走,呼吸一下秦岭山中的空气,聆听一下梵音钟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刻寺幽境谧,心清意净,一切悠然自在。
2023.07.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