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译文:
客人和悦心舒畅,严肃恭敬到庙堂。诸侯公卿来助祭,天子仪容很端庄。进献肥美大牺牲,帮我祭品摆妥当。皇考文王真伟大,保我孝子得安康。百官通达多智慧,文武兼备好君王。上天平安无灾变,子孙后代得繁昌。赐我平安寿命长,助我福禄多无疆。既劝烈考受祭享,又劝文母来品尝。
题解:
全诗一章,十六句。此文是周武王祭祀周文王,在撤去祭品时唱的乐歌。
解读:
诗歌开篇“有来雍雍,至止肃肃”,来者何人?来的是各位诸侯公卿。这里的“雍雍”,是“和悦”之意。郑笺》:"雍雍,和也。肃肃,敬也。"就是说,来的这些诸侯公卿,到达祭祀地点前,和悦舒畅,面带笑容;到了祭祀地点,就严肃恭敬有加了。
这些诸侯公卿何以来周武王祭祀周文王及其母的地方?
他们是来助祭的。“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帮着武王进献祭品,摆放祭品。首句“肃肃”一词,可以看出列位助祭诸侯态度之恭敬,不仅对祭祀的对象——周文王,尤其对居祭祀中心地位的周天子——武王本人。
这些肥美的祭品,说不定好些还是助祭的诸侯们带来的呢。
诗歌之中“宣哲维人”,翻译过来是“百官通达多智慧”。就是武王祈祷文王保佑他管辖之下的各位诸侯都通达智慧,听命于他。
看来,身为周天子的武王,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北山》),即使是一场祭祀,他也有借用之心。借此笼络诸侯公卿,祭祀本是严肃场所,诸侯参与,显得武王重看,祭祀时亦不忘为诸侯们祈祷。
这说明,早在西周,祭祀仪式并非纯粹的崇拜、迷信鬼神,而是含有特别的意味在里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