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寒假作业任务有没有完成?不完成,不要吃饭!”
听见妈妈的严厉斥责,儿子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赶紧溜进书房写作业去了。
我小声对夫人说,放假了,让孩子们多点自由吧。
夫人坚定地回答:“每天自由还少吗?不管什么情况,每天计划的任务都必须完成。你不要溺爱孩子,这是原则问题,是孩子好的习惯能否养成的问题。”
我知道夫人是对的,爱与溺爱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原则”。溺爱是无原则的妥协,而真正的爱,是双方都在原则之下去爱与被爱。溺爱产生的结果,与施爱者的初衷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但最容易产生溺爱的,并不是父母与孩子,而是我们对自己。
我们会要求孩子无论多晚也要完成作业,但会给自己不写日记找借口;我们会斥责孩子看手机时间太久,但斥责的同时我们的眼睛依然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我们强压着孩子10点前上床睡觉,自己却在孩子熟睡后跑出去喝酒、宵夜到凌晨;我们会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随手扔垃圾,粗鄙无礼;我们要求孩子多读书、多思考,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自己却像吸食鸦片一样刷着抖音、快手视频,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浅薄、无知。
如果说溺爱会害了孩子,那有什么理由可以溺爱自己呢?
一个人有没有溺爱自己,那就问一问自己有没有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去做过一件事。比如每天做一遍八段锦,不找借口;每周固定时间去跑步,风雨无阻;每天写日记,一天不落;每周读一本书,一本不落。甚至更小的事,比如每天的早睡早起随手打卡。如果你连一件小事都没有坚持做过,那你就是典型的自我溺爱狂。
其实把一件小事一直坚持下去并不容易。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醒来在床上做一个综合头部按摩100下,动作非常简单。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都没问题,但数年如一日,有时便会偷懒,会“忘记”,而且一旦有意识地“忘记”了,很久都不会再想起来。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是追求舒适的,溺爱自己也就是理所当然的行为了。和天性做斗争是需要坚强的毅力的,但也有方法和技巧。比如把自己想坚持的事公之于众,让他人来监督。曾国藩就把每天的日记拿给朋友们看,让朋友们监督日记中所列问题自己是否在持续改变了。
但再好的方法和技巧,只对愿意不溺爱自己的人有用,那些装睡的人很难叫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