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兜兜转转与时间的邂逅,已将岁月不居的欢愉如数抛尽。转过头,我忽然发现,原来曾以为的怀念竟消逝得这样无影无踪。
前几日,小长假如约而至,但我这个异乡人没有选择归乡。原本已在脑海里计划着要远行一趟,可在网上看着人来人往,人潮拥挤的城市,我忽得又选择默默退却。说不出来的情愫一点点墨染、晕开在心间,踽踽于时光的大道,用无声迎接这个秋季,这个与去年秋季不同的时光。
回首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个季节里又藏有故事可以再回头去品味?是入职一月之余还残留的喜悦?是奔波于校园而每日的马不停蹄?是忖度在理想的道路上也有不知所措?是一起在聚光灯下献上对祖国生日的祝福诗?是与少年们一起怀念青春?是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留下丝丝饭香?是夜晚窗外的虫鸣鸟叫还在宣告着夏日的残留?是校园里那淡淡飘飞的桂花香在鼻尖停留?是昼夜交替的黄昏之际而眺望远方?是……
是什么?我真已经记不清楚了。而荒芜了一年的公众号,更是没有一丝丝时光的影子让我去翻找。我只能悄悄在脑海里尽力找寻些什么,这样我就可以大言不惭的把该舍弃的舍弃,毕竟,有些往事想多了只会多存留伤感,其他一点作用也没有。
三毛曾说过:“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
02
我不知道下面的这段文字是何时敲在备忘录里的。其实回忆还没有敲完,却被我不知何种缘由而断停了下来。
时值也是雨水泛泛,空气冷冷的时候,这番文字倒也衬景,便拿来续写一番,也只为聊以自慰吧。
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已记不清楚高中时代,那窗前淅沥沥的小雨在小县城逗留在晚上从早上!
当时高一的我所在楼底下是一个卖包子的商铺,窗户对着县城主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来来往往的车辆总是在打开宿舍门的那一瞬间扑面而来。下雨天的周末,最惬意不过躺在宿舍的床上,也不回家,就静静听着雨声,放肆睡着属于周末的懒觉。其实,更多的就和舍友一块儿聊天畅想未来,一块儿聊着高二自己分科会去学哪个。与舍友们相遇于西北秋高气爽的九月,在滴滴点点的每日一起早出晚归间,走过一轮完整的四季,然后来到高二的门口!
我还记得当初分科的时候,天气不错,但我的理科成绩却差的不成样子。本想着男孩子学理科对以后找工作有帮助(鬼知道当时竟然会知道这个。)毕竟人们都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无奈,在撩人的微风中,在天气蓝的那样通透而知道自己成绩的日子里,我只好悻悻选择了文科,然后逃也似的回到了家。
我不知道那个暑假我是怎么过来的,只是很恍惚,自己浑浑噩噩就来到了高二,自己距离高考竟然会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从一个住宿区搬到另一个住宿区,两地相隔百米的距离我却觉得无限被拉长,当初豪言壮语要选择理科的梦想早已被自己的成绩打破到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似乎很平淡的一天,却在这一天里,我成了高二文科的一名学子。
新的住宿区分到了一楼,窗户外是校园的绿化带的一部分,里面长了几棵松树,繁茂的松树枝桠上有着鸟窝。开窗通风而又传来松树的清香和鸟儿的歌唱,着实是一处仿佛带有小花园的学区房。又是不同的宿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的更是生活所带来的种种感受。
那时,许嵩的歌曲倍受推崇,学校早操后,广播里就开始播放许嵩的《素颜》以及放学后依旧是许嵩的《有何不可》《坏孩子》……以至于我现在听到这些歌曲,就能想到当初高二教室门前的花园里,大家在追逐打闹;在冬天的时候,也硬是要到教室外面去读书,还给自己鼓励说冷点不爱瞌睡。
一转眼便来到了高三。我其实最不愿回忆高三的时光。原因似乎有很多,却找不到一个搪塞的理由。无外乎,高三带有的魔力让每位同学都竭尽全力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
算了,故事仓促结尾吧。有时候回忆更多的是遗憾而已罢了。
史铁生说过:“我真是想:来生别再又那么多的遗憾,至少今生能做做好梦!”
是啊,我也多么希望如此!
03
今年的秋季和变冷的温度是猝不及防来到北方人的身边。与此同时,慌忙的情绪也带着几分调皮、几分深沉、几分揶揄、几分怅然,在夜色浅滩下,渐渐漫上心头。
似乎,听了好久的歌单,终于也要厌倦了。一些声音,一些味道,渐渐在流失,流失在我这个西北人的骨子里。而我在发觉中却无可奈何,只好陪着时光浅笑,在日子里轻轻留念。用安东尼的一首诗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吧:
如果有来生,
我愿变成一棵树,
在森林里无声的生长迎接阳光,
每个寂寞的雨天和有鸟飞过的深秋,
都在树干上留下痕迹变成车轮,
然后,
在下雪的日子里,
等待一头双眸如湖水般的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