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杂感:老子--争之无益

今日杂感:老子--争之无益

作者: 梅子0103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07:05 被阅读0次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部分译文:

委曲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圣人紧守着“道”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够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长久。这都是不和人争反而能显现自己的结果。

(译文来源:《老子的智慧》林语堂)

杂感:

开始看老子是今年国庆,先是看鬼脚七的分享,觉得不解渴了,就找了林语堂的这本书来看。林语堂本来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但这本书,我自己的能力不够,还是无法完全看懂。就写点杂感吧。

“无为”是老子崇尚的。“为”就是做事情,“无为”就是“不做”。讲真,我对“无为”还是无法真正理解。然后就是“不争”。

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发生的,不是由我们做或者不做,能决定这件事情是否能发生。

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尽了200%的努力,也是无法达到的。

比如,我们无法决定我们自己的出身,也无法阻止岁月这把杀猪刀不在你脸上留下痕迹。

争之无益,为而不争。就是不要那么看重最后的结果,不看得失,顺势而为,如果大势还不在你这里,就顺心而为。去做你自己深信不疑的事情就好了。

心是最难固守的东西。人可以在上一刻狂喜,又在下一刻马上转到悲哀,一念之转,也可以有千差万别。有人认为一个成熟的人,要有能力压制住所有的情绪,特别是那些不好的情绪,但真的压得住吗?我们的情绪,愤怒,郁闷,悲伤,妒忌等都是自然而然随着事情发生的,我们无法控制事情的发生,自然也无法控制这些情绪。我认为一个成熟的人,是应该有能力有勇气去真实的接收自己所有情绪,让情绪自由的流动,能够在情绪中去洞察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真实的诉求是什么,鲜活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 今日杂感:老子--争之无益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十六)

    (十六)杂感和答疑 1.为何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之中,老子被持续地神圣化?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 年轻的放浪不羁口无遮拦,无关对错,却着实减分

    不要争口舌之快,不要一味只图索取,自私与放肆都是伤害别人的刀子,下得去手,再抽回来,只会伤得更深,少与人争无益之事...

  • 杂感

    杂感 熙熙名兼利,朝朝与阳争。 朱颜留不住,白发又偷生。

  • "文无第一"争无益

    三国魏文帝有一篇文章《典论.论文》,首句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并举证:前有傅毅与班固彼此贬评,后有建安...

  • 读老子——议争

    第六十八章(议兵) 【原 文】 善为士①者,不武②;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③;善用人者,为之下④ ,是谓不争...

  • 业余生活

    清代词人项延纪《甲稿序》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谴有涯之生”,这句话极容易引起共鸣,工作疲累,深受各种竟争压力之苦...

  • 三不

    上面图片中的猴子有什么寓意?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 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 举足动步,无益于人,...

  • 写字养正25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三观相合互提升,层次不同无益争。 感同身受真没有,冷暖自知常常有。 思想不同观点...

  • 那些年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

    文/谷妤图/源自宁波旅游 今日之幸福莫忘旧日胜利之师今日之安定莫忘昔日血染风采 如今物欲横流充满竟争的科技时代,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杂感:老子--争之无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mf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