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一:“心体”的力量

《传习录》三一:“心体”的力量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8-02 21:26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一:“心体”的力量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这句话出自朱熹《大学章句》。在对《大学》“明明德”进行注解时,朱熹指出“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不得不说,朱熹在“格物”上,在穿求文义方面,有其独特的天赋。朱熹这段注解,明确了“明德者”的两个要义:一是得乎天的虚灵不昧;二是已具众理可应万事。直白一点讲,人世间那些证悟了的明白人,内心空灵而脱去愚昧,天道隐存其中,万事万物无不随感而应。

    很显然,朱熹在穿求文义时,并非局限于“明明德”这段文字,而是向上追溯到孟子的“尽心”之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也即是说,自孟子起,便把天、命、性、心看作是一体映照的了。

    再向上追溯,孔子闭口不谈“怪力乱神”,他的弟子们,也很少有机会听他说到“性”与“天道”的话题——“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我们隐隐然,还是能够看到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他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为行事原则,以这四点帮助自己努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另一方面,他努力“叩其两端而竭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换言之,孔子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自带“答案”,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人心都被“人欲”所障蔽着,去除“人欲”的障蔽,就是去除愚昧。去除愚昧的心体是空灵澄澈的,如同镜子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即便是偏僻地方来的山野莽夫,他的内心也是自带“答案”的,当去除“人欲”的障蔽,冷静地从问题的两个极端去追问时,他自己也能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也就是说,孔子以下孟子,孟子以下朱熹,朱熹以下王阳明,在对“心体”的理解上,是一脉相承的。孔子极少谈到“性与天道”,是因为所处时代有“虚文胜而实行衰”的弊病,“性与天道”的话题不利实行。孟子一揽子解决“天、命、性、心”的问题,是为往圣继绝学,是不得已去除所处时代的那些杂音、乱声。朱熹踏踏实实在格物上下功夫,通过穿求文义体谅圣人,基本上将孟子的思想用所处时代的话语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表达。王阳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心体”这面镜子磨得更亮,果断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观点,避免后世学者再在“心体”之外求学问,再去做缘木求鱼的无意义探索。

    能够应对万事的,是天道所包孕的“众理”,而天道所包孕的“众理”,不在其他地方,天然地存在于人的“心体”之中。人要做的只是“去人欲,存天理”,让这个心体焕发出它自有的清明、澄澈。去除“人欲”障蔽的心体,自然会如明镜一般——“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至此,王阳明的“心学”基本成型,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成为“心学”的基本构成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一:“心体”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mp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