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杨本芬的《我本芬芳》一书,男主不做家务的情节给我印象很深。
因为这种情况在我从小长大的家乡实在是太普遍了,我的家里,亲戚邻居家,基本都是这样,男人基本不做家务。这似乎是家乡的默认的理所当然的文化。
我妈妈现在调侃说:你爸年轻时,小孩的尿布都没有洗过一块。确实如此。
我从小就看到父母一起在外辛苦在外忙,回到家妈妈还要做饭做家务,要安排一日三餐。
爸爸几乎没有下过厨,所以也不会做什么菜,一直到现在。小时候有次妈妈去外省姨妈家探亲,爸爸在家照顾我们,结果实在不会做什么菜,后面干脆用干黄豆加油加盐炒熟,几乎每餐吃。直接现在我们姐弟几个还对这道菜记忆尤深。
等我长大些的时候,妈妈开始给我分派家务活,煮饭洗碗洗衣服扫地之类的,如果常规的家务没有完成,这天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唠叨数落没完。
但弟弟是不需要承担家务活的,他高兴了偶尔顺手帮忙一下,但他不承担具体的任务和责任。
但那时候我也没有觉得不公平,身在其中,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到现在,这种文化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弟弟结婚成家后,也是不沾家务。
婚后我倒是成了不需要做家务的那一方,先生会主动承担了家里大部分活,照顾小孩也是他出力多。
我们回娘家过年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形,爸爸看到先生在准备娃的衣服和洗澡水,说我为什么要他做,意思是这些事情应该我来做。我没理他。
妈妈倒是开心的和邻居夸耀我先生的细心和勤快,惹得一帮女人都对我羡慕不已,说我有福气。因为在她们身边,男的都是等着吃饭穿衣,而不会去做饭和洗衣。
我会收拾房间,整理衣柜,但基本上不拖地,因为拖地这活太累;晚上做饭,谁先到家谁做饭。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基本上是他做。我喜欢烘焙甜品,就自己动手,不会叫他做给我吃。这种模式仿佛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商量分工也不会为此争吵。
每一对夫妻结婚成家后,都会自然形成一种模式,一方为家里操心多些,一方少些。只是在老家,普遍都是女性操心多。而在外面,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倒是男性操心的居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