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可以确定,这里的大学指的肯定不是我们平时听到的那种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是一些玄妙的问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今天我们读的这篇晨诵出自《大学》,这段文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因为这是《大学》中十分著名也十分靠前的一个片段。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意思。
在古代如果你想把仁德传播于天下,就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如果你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要先把自己的和谐平安。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家庭过得好,那么你必须要先从自己开始修行。而你想要自己得到一个很好的修行,就必须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把它端正过来,拘束好。如果你想要管好自己的心,就必须要让自己的内心的修为得到提升。如果你想让自己内心的修为得到提升,那么你就需要从一些最小的事情做起,哪怕那是一些特别简单的事,但是那样才会对你有真正的帮助。
我是很认同这个观点的,不过我们还是要站在儒家的思维模式上来看这个问题。孔子当年没能成功施行他的仁政,就是因为他没有做到“明明德于天下” ,如果他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就可以真正的向整个世界推行他的儒家学派。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因为你必须一点一滴的慢慢开始做起。
首先从最简单的端茶倒水,洒扫庭除开始。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如果连自己的屋子都整理不好,都打扫不干净的话,那么你又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打扫整个天下,让整个天下安稳,让整个天下平定呢?这说的是对的,凡事都要从小事做起,哪怕是看上去一件很小的事情,做起来对你都是一种内心的修行。
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知道该怎么从一些特别琐碎细小的事情中去体悟更高的修行,只有在真正的实践当中,你才能明白它所暗示的东西。如果当你在打扫屋子的时候,也能做到平心静气,细致的,并且有耐心的一下一下去打扫的话,那么你将来应对更大的局面将不会有困难。每一时刻你做的事都是自己内心的修行,而当你从中体悟着到之后,就可以开始端正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提高它的心境,提高它的修为。
心是一个人身体当中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平常都说心境心境,那么心境到底是什么?心境其实就说的是,你德行上的修为,你内心里的修养。那跟外在的东西不同,因为外在的东西有可能是伪装起来的,但是你的内心才是真正内在的东西。有些东西能骗得过别人,但是骗不过自己的心,所以提高自己的心境的修为是很重要的。
当你的心境达到足够的地步之后,你就可以全面的结合你的身。王阳明曾经说过一句特别有名的话,相信大家都听过,名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知,说的就是你内心中的道德良知,就相当于你的心境与修为。而行,说的就是行动上的,也就是说,你的心要跟你的身同步,不可以随意的欺骗你的心,要跟着你的心去走。而当二者完全同步之后,你也就真正达到了自己的一个极高的修为。可是儒家并不是让自己达到极高修为,儒家说的是发散,最好能让天下人都有极高的修为。推行克己复礼,推行仁政,都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儒家以及道德仁心的重要性。所以当你自己达到了一个极高修为之后,你就要帮助别人达到。
这就是所谓的“先齐其家”。我认为这里应该有两重含义,一是说要帮助别人也达到如此心境。二是说如果你要想能够治理国家,就必须要先从最小的东西开始做起,如果你连家都治理不好,怎么可能治理的好国家。不过这两层意思都为了通向下一个更加艰难的境界,治国。治国可比齐家难多了,治国你需要管理的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不知道多出多少倍的人,想让全天下人都能够被妥善的管制,都能够知道道德仁心的重要性确实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情。
而接下来则是比治国还难的东西,平天下。孔子其实在这个阶层里面可谓是连治国都没能做到,不过这其实有大半的原因都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混乱所致。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都没能做到,那么想必做到一定很难。如果孔子生得再晚一点,没准就有可能了。因为晚期的春秋战国各国已经衰弱,已经无力再与其他诸侯国抗争,于是当年的秦始皇才一举拿下了整个天下。而周天子本来算是天下共助,应该说已经统一了天下,而且已经是天子与皇帝的身份,但就是因为周天子的衰弱,所以才导致天下失衡,渐渐的演化成了诸侯国强盛,周天子却可能连一个小小的卫国都打不过。像卫国原来也不算是小国家,外国都是有皇室血统的,但可惜也可惜在礼乐崩坏。如果没有礼乐崩坏的话,我估计春秋战国还能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不一定会叫这个名字了。就算如此说来,礼乐崩坏是避免不了的。正如三国演义开头所说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总是会需要那么一个契机,把天下重新打理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