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活动课时间,学校举行了一、二年级跳绳比赛。比赛的小选手煞有介事、表情严肃,一上赛场,这些小可爱们很有点上战场打仗的样子,斗志昂扬。就连不太会跳绳的女儿也拿着一根新买的跳绳很认真地观看着小朋友们的比赛,当然她还很殷勤地在为她们班的小选手们鼓掌、加油!比赛开始了,裁判长一声令下,孩子们开始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奋力地跳着,当然因为年龄小,他们不是被跳绳绊住了就是手脚开始不协调了……让看的人忍俊不禁。别看一分钟时间很短,但是半分钟过后,这些小家伙们就开始气喘吁吁了!于是他们真实的面对坚持的状态开始流露出来:有的小朋友开始减慢速度;有的小朋友开始站着休息一下再跳;还有的小朋友反复地停下、开始,如此往复,更有极个别的小朋友干脆站着休息一会儿,即使别人催促也实在不愿意再多跳几下。女儿一时间替小选手着急,脱口而出:“比赛的时候怎么能休息呢?要坚持。”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跳绳比赛看似简单,但是坚持到最后十几秒的时候,真的就必须靠毅力支撑。为了让女儿体会一下体育运动当中实实在在的坚持的感觉,我甚者她此时学习跳绳的热情和她约定下午放学后练习跳绳。
下午放学回家,我们开始在小院里练习跳绳。女儿是极没有耐心的人。她甩了几下就连忙说太难了,一个都跳不过去。我让她再坚持练习,但是因为太枯燥,而且一时也找不到一点点能学会的成就感,所以又过了一小会儿,她仍练习的很糟糕。于是我转念想想把跳绳动作分解:我先教她甩绳子,将两只胳膊伸直成45度角,以手腕的力量甩绳子,先甩前、再甩后,如此练习直到她喊胳膊累。于是我们又单独练习跳的动作,因为下午有不少参赛的小朋友们跳了一百多下,所以我们把跳的次数先定在选手的一半左右。我要求我们一起练习双腿跳连续60次。刚开始我们还比较轻松,等到跳到40下左右,我们俩就开始气喘吁吁了,我一边喘气一边鼓励她坚持,我们一直坚持到60次。她累得蹲在地上,嘴上说着:“参加跳绳比赛的小朋友们好厉害呀,我就跳了她们的一半怎么就这么累?”我们相视而笑,重新开始练习……
有时候有一些抽象的字眼,如坚持、毅力、忍让、协作等等词,孩子们即使挂在嘴边,其实也并不能确切知道它们的意思,只有当我们真正投入其中,从中有所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所以体验远比道理更能说服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