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词解释-济南惨案

名词解释-济南惨案

作者: 雷同学的历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1:12 被阅读0次

    一、基本信息

    名称:济南惨案

    等级:★★★☆☆(06首都师范大学;17统考;17南京师范大学)

    定位:南京十年(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南京政府;外交

    二、参考答案

    民国事件。1928年4月,二次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进入山东境内,日方田中内阁对此积极干涉[1],增兵山东。5月3日,日军与占领济南的国民革命军发生冲突,并杀害中方外交人员蔡公时等多人。事情发生后,蒋介石决定绕道北伐,并派黄郛、熊式辉[2]等人与日军交涉、谈判,但由于日军态度强硬并进攻济南,谈判无果。11日,国军退出济南。惨案刺激了国内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也使国民政府进一步注重与英美发展外交关系。

    注释:
    [1] 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的时候,日本领事馆受到冲击,不过事后日舰未参与炮击南京城(南京事件主要是英美制造的),引起日本国内对币原喜重郎“软弱”的外交政策不满。1927年4月,不满于币原外交的田中义一组阁,推动对华强硬外交。可参见陈谦平:《济南惨案与蒋介石绕道北伐之决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93-94页。
    [2] 黄郛时为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熊式辉当时则应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

    三、解析

    一般来说,对这一名词解释的基本史实应是不成问题的,就是可以注意:

    1. 一般答案所说的关于蒋介石妥协退让等论述,可以作为事实出现,不过尽量不要上升至给人物定论的描述。当然,有的答案完全不提蒋介石,也许答案撰写者认为只要不对蒋介石定论,蒋就没有出现的必要,但这又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2. 涉外事件的时候,如果能够对当事的外国的外交或舆论等内容作一定论述的话,应该可以加分。此处即作了一定的相关描述。这一原则如果能够贯穿所有相关事件的描述,那是非常厉害的;如果不能够的话,则也可以积累一个是一个。

    四、参考资料

    [1] 张海鹏主编,杨奎松著:《中国近代通史》第8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9页。
    [2] 陈谦平:《济南惨案与蒋介石绕道北伐之决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92-102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词解释-济南惨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v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