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奏折

作者: 梁宵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01:07 被阅读37次
田中奏折

1929年,仍旧是一个中日关系的动荡年,日本的之前的“二十一条事件”和“济南惨案”里面,其国家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已跌入谷底。

1月9日,东北人民的抗日民间团体“黑龙江路叔自主会”派了代表,亲赴南京政府请愿,向国民政府提出了严厉抗议日本的要求。

当时的中国,也确实是国运不佳。“屋漏偏逢连夜雨”田中奏皆事件,就是这一类雪上加霜事件的典型。它使中日关系跌到了新低、使两个民族走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1929年12月,中华民国南京地区的月刊《时事月报》突然刊登出了一篇新闻。这则新闻里面的内容,是大家都熟悉的,那就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边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田中奏折》。

这个“田中”便是对中国向来强硬蛮横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如果《田中奏折》属实,那么,它就是一份由日本政府的首脑向日本的皇帝建议征服满蒙,进而盘算征服中国,再进而计划征服全世界的狂妄计划。这份《田中奏折》一经发表,就跨越了1930年的新年。新年过后不久,日本政府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交了《抗议书》。日本政府声称“这份《田中奏折》,是伪造的,没有这样的事。”

1931年11月6日,《田中奏折》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美国和苏联的报纸上刊登了出来。这等于是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把日本的裤子给扒了下来。日本外务省立即向国际上发表紧急通告:这份文件是伪造的。日本这次出丑出大了。“征服中国,继而使全世界臣服。”不知当时西方的读者读了这个奏折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1930年,当时的日本驻华外交官员吉田茂也公开发过言,要求中网国民政府查禁已经公开印刷发行了的《田中奏折》,并宣称它有可能是日本国内某些激进派军国主义分子的个人作品,被“别有用心”的人弄到手之后,经过改写,而制成的一份伪造的奏折。因此,充其量,它只能算作个人的思想,而不是日本的政府的文件,断然不能代表日本政府的国策和立场。当然日本这样的说法完全可以当做狡辩,可以听过忘过。

在《田中奏折》公布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包括国民政府的当政者在内,一致相信了“日本灭亡中国蓄谋巳久”的说法,这大大影响了中国从民间反日活动到中央政府对日关系的决策,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基至一直影响到现在。而且,《田中奏折》事件之后,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仇恨,加速恶化,再次积聚到了即将爆发的地步。

看来中日之间一场恶战,已箭在弦上,在所难免!

相关文章

  • 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写给日本天皇的奏折。这份奏折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1929年...

  • 田中奏折

    1929年,仍旧是一个中日关系的动荡年,日本的之前的“二十一条事件”和“济南惨案”里面,其国家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已...

  • 在市里

    在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中有这么一句话:“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因为假设日本拿...

  • 求生奏折

    年羹尧,清康照年间进士,因功晋太子太保,封一等公,权倾内外,恃功而傲,群臣交劾,为雍正所忌,下狱赐死。年于狱中上奏...

  • 801.曾国藩:在奏折上用功夫,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曾国藩对奏折十分重视,他曾经因为请辞湖北巡抚的奏折,被皇上斥责,因此他对奏折十分看重,对写好奏折不能深有体会。 在...

  • 【组成笔记】雍正康熙的错别字

    有一次雍正皇帝在批阅一份奏折的时候,因为过于急躁,不慎将一大滴朱砂滴到了奏折上。 朱砂颜色深红,是皇帝批阅奏折及书...

  • 双面胶之天下第一刀客(18)

    在京城,皇宫书房,官家正在看奏折。他拿起一本,只看了几行就关上奏折放在一边,又拿起另一本奏折,看了一遍,眉头微皱,...

  • 最后12篇

    “这个奏折怎么回事?"大当家撕了奏折,发起火来。 “是我,是乐山二当家。" “去寺庙跪...

  • 梦回田中

    一个月前,家乡还在修路,许多条街道同时被挖开,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走。今年高考时,朋友恰好在母校参考,...

  • 田中记事

    我躺在田埂上,两边都是稻田,七月稻花已经开了,有的已经打了瘪瘪的穗子,我只要一伸手就能够着它们。空气里还留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田中奏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bs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