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小活动,里面有个人一直在唱衰温州,口口声声说着温州已经没落之类的言语。苏小妹瞬间变成苏怼怼,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家乡情结吧,自己可以说温州如何如何,别人说就不行。
1
温州的人均GDP,已经沦落到全省倒数第二。
“温州经济不行了”,这几年总是有人唱衰温州,发出没落之类的言语。我觉得曾经的温州没有大家传的那么神,而今的温州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么差。
温州永嘉县·温泉小镇
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是两个概念。
温州人喜欢外出经商,我的好多超高净值客户,虽然是温州人,但是事业和生活却不在温州。不论是省内的杭州、义乌,还是省外的上海、广东,甚至在欧洲、美洲等地,都不缺乏温州商人的身影。
有些温州人在外的成就并不低,比如美特斯邦威、均瑶、飞科、奔腾、水星家纺、新湖,而这些财富其实并没有算到温州的GDP数字里来。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上海、杭州这些城市一到过年,基本上都变成空城。而温州恰恰相反,逢年过节却到处堵车,满大街的外省车牌豪车。
温州鹿城区·白鹿洲公园
作为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温州这几年城市建设的变化——
各种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备,但是除了过年过节,温州好像没有以前那种热腾腾人头攒动的感觉了,街头空空,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我自己身边就有好几个伙伴去了杭州和上海。这座曾经“人人做生意遍地家庭作坊”的热火朝天之城,或许真的会变成宜居的养老城市了。
2
有个外地的朋友说,总感觉温州年轻一代的创业劲头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如上一代了。
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穷则思变。
温州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使得过去的温州人连温饱都困难。于是,做生意,出去闯一闯,成了温州人最后的退路。
这就好比,一群人排队过安检,这个时候如果新开了一个安检的口子,什么人会先跑过去?排在前面的人是既得利益者,他肯定不会动;中间的人可能会纠结;而排在队伍最后的人,根本不需要考虑,看到新的口子新的机会一定拔腿就跑。
温州乐清市·雁荡山
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会成为急先锋。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只要胆子大,足够勤奋就能赚到钱。
温州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个个神话,温州人“吃苦耐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闻名遐迩。
温州人并非天生就会做生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温州人是闯出来的,也是被逼出来的。
温州瓯海区·汽车南站
在我的印象中,每年的正月初五,父母就会出发去外地,到农历年底才会回到温州。其实我和很多同龄人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只是条件比较好一点的留守儿童而已。
3
也正是因为老一辈自己打拼得太辛苦了,当积累了一些财富以后,就不希望孩子再去吃同样的苦。
这个本身是没有错,毕竟天下父母的心态或许都是一样的。很多温州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当老师或者考公务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地过一生。
温州苍南县·棕榈湾
前些年,温州就很流行“父母在银行存2000万,让孩子在银行上班”的操作。结婚的时候,父母给买车买房,协助小家顺利起航。可以说,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比其他城市的同龄人更安逸一些,自然狼性、上进心就略显不足。
但其实又何止温州呢?“全民富二代”的现象,现在到哪都非常地普遍。
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温州,在温州生活多年,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抱怨温州没有人才,像个留守家园,会吐槽温州的房价、教育生活成本太高,生活不易。
但是看到别人唱空温州,还是会莫名地不爽。
温州平阳县·水口村
如果说“改革开放”这部大剧,上海、深圳、杭州这些城市是导演指定的主角,给资本、政策和各种扶持,一步步成了天王巨星,那么温州的起点可能连个小龙套都算不上,只是没有机会露脸的替身。
从小小的配角,演着演着成了小主角,这一路一直给我们加油的只有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