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一位学生家长讲述自家孩子的遭遇时,引起了我的深思。
据这位家长描述:她的孩子遭到了位“奇葩”老师,这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处事方式让她和孩子很难接受。由于孩子正上九年级,中考关键期,开学才两个月,孩子就和科任老师“杠”上了。老师对外宣称“被气坏”了,已连续请假三天,她正纠结:是想办法调班还是违心找老师道歉亦或维持现状?
具体情况,听这位家长说是这样的:这位主科老师,是位中年女教师,性格比较偏执,平时教学喜欢独断专行。她的规定不许学生和家长有任何异议,一旦有不按其要求做的,其一定严惩,直到学生不敢违逆。比如:上课时,她按自己思路讲,不许学生提问,不许跟腔附和,提问时只能是被点名的人回答,其他人讨论或抢答的一律严惩。回答错误或她认为你在违纪的,无论谁都罚抄课文20遍。
这位家长的孩子属于那类聪明好动又爱表现的孩子,对老师的这种风格很不适应。一日上课时又忍不住抢答问题了,下课时被这位老师单独叫到班主任面前训话,并要求孩子以后上课不许发言。孩子心里不满但也接受了老师的教育,以后上课不再抢答问题。又一日课上,孩子和同桌小声交流问题,被老师发现后罚抄课文20遍。孩子心中不服,以作业多为由没有抄20遍,其家长也觉得老师罚得太重,是耽误孩子时间就没有和老师主动沟通或道歉。此老师和学生家长以前是同事,估计是学生及家长的做法也引起了科任老师的不满。导火索就此埋下。
又一日,上课时。教室外有学生家长在教室门口来回走动,看样子想找此班某个学生,见老师在讲课又不敢打扰。教室里,班长提醒了此老师一句:“老师,外面有学生家长。”老师没理会他,继续讲课。班长不敢吭声了,同事的孩子见状又坐不住了,他又来了句:“老师,教室外面有学生家长!”大概是科任老师的教学思路被打断,亦或是之前的矛盾发酵了,此教师竟爆起了粗口:“你真恶心人!滚出去!”此生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也不明白老师为何如此这愤怒,他拒绝出教室。教室里空气似乎凝滞了,学生们都等看这场闹剧怎么收场?老师见此生一动不动,就想硬拉他出座位。在拉扯中,不知是用力过猛,还是疾病发作,老师竟头一摇,晕倒在地……,随之老师请病假,学生留校察看。
家长觉得自家孩子没有太大过错,不想违心向老师道歉,遂将情况向校方反映。学校对此事很重视,在班内做了调查,也对老师进行了安抚和劝导。三天后,老师返校正常上课。
在老师没上课的那几天里,学生倒觉得轻松,家长却觉得煎熬。
据我后来了解到,经此事后,老师上课时对待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意孤行,固执己见。她学会了倾听部分学生建议,适当放慢讲课节奏。
梳理完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我觉得这位家长在孩子与老师间出现矛盾时做法比较明智。如果自己直接处理不了,不如客观的向学校直接领导反映情况。把问题透明化,直接面对问题,既不委屈孩子,又能让问题及时解决,还能避免沟通中容易产生的情绪激动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自然是不赞同学生家长与老师间闹矛盾的,但如果有老师做的不妥当的地方,家长为了孩子一味地忍让,有些人就会习以为常,认为你必须而且应该一切都听我的,久而久之,反而不利于教师的改进,学生的成长。合理的抗议和拒绝是必须的,这也是在教孩子自我保护的另一种方式。
虽然我不太清楚,校方是如何做教师思想工作的,但从这位教师态度的转变中可以看出,校方的劝诫一定是让老师心服口服的,否则不会那么立竿见影。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这位老师也确实身体欠佳,有生气时易昏厥的毛病,估计是那天学生没有按她的要求出教室,她生气了才昏厥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如果身体欠佳,不能胜任繁重的毕业班工作,大可不必为了面子或职称之类外在虚名而硬撑着。在管教学生的过程中,不管我们的方式是否合理,总会有些调皮叛逆的学生不会完全服从管教,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不能气坏了身体。
退一步想,如果这位平时严厉固执的老师没有改变教学态度和方法的话,作为家长该如何协调老师和孩子间的关系呢?或许只能让自家孩子逐渐接受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了,毕竟九年级了,转校转班这种行为不是随便就可以实施的,也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办的。
总之,这件事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与学校领导层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是分不开的。但愿我们的孩子能在严谨务实,积极上进的环境中得遇良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