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散文读书
每日一读‖162 闻一多治印

每日一读‖162 闻一多治印

作者: L潇洒走一回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12:31 被阅读0次

1938年2月18日,闻一多为湖南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上了最后一课,他鼓励学生说:“中国,不是法兰西,因为,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然后,他便与200多名师生徒步行程3000余里,历时68天,随学校迁至云南昆明,之后在新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大继续任教。

随着抗战的不断升级,昆明经济凋敝,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联大教授们的生活急剧恶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大名鼎鼎的教授过着贫穷的生活。据说,当时昆明的乞丐都不找他们要钱,大家都说:“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一次出门,一个乞丐追着闻一多要钱,他无可奈何:“别追了,我是联大教授。”乞丐扭头就走:“你早说嘛,害得我白跟了你半天!”当时,流传的顺口溜:物价一日三跳,有如脱缰野马。由此可知,大教授们穷得叮当乱响。

闻一多全家老少八口人,生活捉襟见肘。为了买米下锅,闻一多把自己穿的一件心爱的皮大衣送进当铺,又把从北平带来的几部古籍卖给学校图书馆。他在家书中无奈地写道:“书籍衣物变卖殆尽,时常在断炊中度日……”

目睹闻一多每况愈下的苦难生活,有的教授提醒他去治印。因为闻一多早年赴美留学时主攻美术,治印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闻一多思考再三,决定挂牌摆摊,刻章治印,贴补家用,留下了“文字是战斗的武器,刻章刀是我挣钱养家的工具”的铮铮之语。

闻一多治印,操守极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书记、代省主席兼民政厅厅长李宗黄请闻一多刻印,许以丰厚酬金,他断然拒绝,并将玉石原样退还。可是,当和平民主运动组织需要印章,闻一多却分文不取。

从1944年4月到1946年7月,闻一多留下了1400多方印,可见治印之勤,经济之窘迫。闻一多的印作大多收入《闻一多印选》。闻一多的印刀法刚健,疏密有致,有笔有墨,给人以雍容、古朴的美的享受。冯友兰、朱自清、吴晗、华罗庚等都保存有闻一多为他们刻的印,一直视为珍宝。

来源:人民政协报

相关文章

  • 阙簃斋摭录三则(50)

    阙簃斋摭录三则(50) 文/杨府 1,闻一多任教于西南联大时,生活困顿。友人知其善治印,多劝焉。浦江清教授特撰一文...

  • 铁圈

    (摘自网络) 2020 年 12 月 16 日 每日一读|铁圈 来源:《读者》 作者:【俄】索洛杜布 每日一读|《...

  • 2018.8.31 The ONE

    【每日运动】 【每日练字】 【每日一歌】 菲菲 【每日一读】 1、人间有味是清欢。—...

  • 首先要学会敲门

    (摘自每日一读|首先要学会敲门 来源:《读者》 作者:Uma Wang 每日一读|首先要学会敲门(Uma Wang...

  • 2021-02-05

    2021 年 01 月 10 日 每日一读|敬慕 来源:《读者》 作者:切斯瓦夫·米沃什 每日一读|《敬慕》(切斯...

  • 大自然的启示

    摘抄自网络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 来源:《读者》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每日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日】松下...

  • 《幸运》

    每日一读|幸运 来源:《读者》 作者: 史铁生 每日一读|《幸运》(史铁生)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

  • 只要有家可以思念

    摘自网络 每日一读|只要有家可以思念 来源:《读者》 作者:蒋曼 每日一读|《只要有家可以思念》(蒋曼) 当地球被...

  • 2019-08-18 162天讲师杨德静每日成长打卡记录

    162天讲师杨德静每日成长打卡记录 目标365天 第162天 8月17日 【闻 】 《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 ...

  • “每日一读”

    近段时间完成“学习强国”时,喜欢上了它的“每日一读”这块内容。“每日一读”文章内容都太不长,读来不会花太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162 闻一多治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yr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