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刚看到一篇《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的文章。我请教朋友圈里一个儿科医生,问他路在何方。他说,这种具有煽动性的文章可看可不看,人家文笔好,写得头头是道,很容易把你绕进去了。看完之后,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我想,像文章中说的,给予每一个遇到的医生更多的善意与尊重。至少不能医闹吧,如果碰到闹事的,还是得劝一劝的。别以为旁观者就绝对安全,想想上次重庆市公交车坠江事件。还有就是好好带娃,科学喂养,可别让他生病了。
他说,医学是在发展的,儿科也不会消失。国家针对儿科医生减少的事情,已经实施了很多政策。比如:逆市场化,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报考儿科的考生,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可以加试相关专业内容, 加试成绩可以计入总分,也就降低了儿科医生的准入门槛。同时在2016年,全国高校时隔17年后恢复了儿科本科招生。除此之外,17年开始部分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同比增长10%~25%。
所以说,消失的不过是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还不至于出现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的情况。现在公立医院和私营医院的待遇差距非常的大。一边是高薪、时间自由、受人尊重,一边是收入不高、加班严重、动辄被打被骂。作为家长,以后你们需要担心的应该是自己的钱包,以及有没有足够的保险。
当然,文章里说的这些现象,大概率会成为现实。你现在还没遇到,并不代表着现阶段就还没发生。
不久的将来,儿科医生从公立医院流向民营医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到那时,只会出现一种情况:愿意且能支付更多钱的家长,孩子将会在民营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而剩下的人,则只能在下半夜孩子生病的时候,守在急诊门口,掰着指头算还有多久医生才上班,医院才开门。
医疗资源市场化,确实可以保证医学的进步,同时不可避免的像《我不是药神》一样,生命可以被金钱左右,生命可以用金钱衡量。人们往往会对别人的危险处境毫无察觉,只因为自己没有置身其中,所以感觉变得愚钝。
医闹和暴力伤医并不是儿科医生减少的主要原因,钱少事多才是。看过文章的家长或许会认为尊重医生,善待医生,这是让医生留在公立医院的办法。可是,医生为什么要留在公立医院继续那份钱少事多的工作?为什么从公立到民营的人才流动,变成了“流失”?
我们且不谈,每年国家都在释放信号,表示即将取消公立医院的医生事业编制。就说医生自己,越是优秀的医生,越是应该给他们合理的待遇,而不是把他们捆绑在公立医院,用大量的工作和低廉的薪水去束缚他们。在两会上建议取消医生事业编的,大多都是医学界的专家学者。真正尊重医生,就让医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让医生去追逐高薪工作,并且我们为之买单。
在那篇爆文里也说了:广州日报发布消息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21名儿科医生中,有4名被民营医院高薪挖走,月薪三万,还不用上夜班。
家长不能要求儿科医生是圣人,让医生继续不管上下半夜的忙碌,不管自己女儿的成长,拿着一千多块的工资(这些都是文中所述),只为了得到你的一句“谢谢”?只为了得到你的“善意和尊重”?这种善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省钱的需求,那还不如不要。
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的背后,其实是1.5万儿科医生的无路可退。退一步来说,让有素质,懂尊重,能付出的人的后代得到照顾,也是自然选择的天理。
自然选择,或许这个社会就变成:医术高明的医生全去了民营医院,经验丰富的老师全去了私立学校,业务精湛的税务全去帮资本家逃税,人脉广泛的法官全去帮有钱人打官司。比起未富先老,我们需要担心的,是不要被这个时代抛下吧。
路在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