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在哪里?
阿布扎比模式中似乎缺少某种东西,我们从中看不到压力。
在对干预主义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某些系统是如何在缺乏压力的情况下被削弱,而在遭受压力时变得更为强壮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体。
我们必须回到古代才能找到能概括这一发展原则的有智慧的人—现代人总是有严重的智慧领悟障碍。
回想一下塞内加和奥维德的话,他们认为,精明源于需要,成功则来自困难。事实上,源于中世纪的很多类似的话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比如“需要是发明之母”(选自伊拉兹马斯的书)。
但是,最经典的格言还是来自于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作家著名格言大师普布里亚斯·塞勒斯的格言:“贫困带给人经验。”
这一表达和理念出现在众多经典作家的著作里,包括欧里庇得斯、伪忒俄克里托斯、普劳图斯、阿普利乌斯、芝诺比厄斯、尤维纳利斯,当然,现在它被称为“创伤后成长”。
作者在阿布扎比看到,古老的智慧和正好相反的情况同时在运作。他在黎凡特的故乡阿密欧村在战争期间遭到洗劫,居民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到世界各地。
25年后,这里重新焕发活力,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往日的繁华:他的房子在战争中被炸毁,但新修建的房子面积比以前更大。他的父亲在向他展示了在乡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小别墅,并表示了他对这些新贵们的不满后,平静地告诉我:“你也一样,如果你一直住在这里,现在也会成为海滩边游手好闲的人,阿密欧的人只有在动荡的日子中才能成就自己。”这就是反脆弱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