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河苍莽间

山河苍莽间

作者: 今先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1-29 22:30 被阅读0次

是否有着一种全能的方法,唯独单单这一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事件?在未来似乎有这种可能,只是现在并不能达到,却也可以对某些问题用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了,而不必去针对每一个问题就单独设立一种方法。用以术语而言,即是“模型”。

通俗的话语说来,“模型”就是“套路”,将给定的问题和事件,按照某种验证成功的“套路”去处理,就可以很快捷地得到答案或者解决掉。

但重点并不是文字上的游戏,而是如何建立这种“模型”,以及“模型”对应的范围。譬如,最为简单的“正相关模型”:人口的增加和减少,与粮食的需求关系一一对应着,此消彼消,此涨彼涨。至于在更严格的说法之中,这种“正相关”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线性”、“指数”等等那就是需要额外深入了解的了。即是,将“模型”更加精细化,让它的精度更为准确,这样描述性的话语才能更为准确,同时关于未来的预测也将更为接近“真实”。

就像是谈论到的科学定律,它必须要很好得描述过去已定的事实,也要给出相对应的预测,以便去“自我证明”是否是可行的。“模型”同样需要如此的步骤,却自我完善。

至于说,如何建立这些模型。何不追本溯源的去探究一下:如若,我们确定“模型”即是“套路”,那么它应当指的是一种固有的方法论,对于某些问题的同一性的方法。如此,却涉及到“问题”的本质,是否真的是同一类别?“类别”又是如何建立?

似乎又返回到原本的问题,关于“分类”、事物的“属性”。如若可能,那么假定事物可以是有诸多的属性的,而在于某种特定的属性处理之中,却可以设定某些特定的方法的,如此就可以建立这种“模型”。比如说,狗和猪,在于“吃”的方面都有着需求(需要吃,才能保障生存),那么它的数量和需要耗费的食物就可以都是同样的一种描述方式了,把“狗”和“猪”互换也没有任何影响的,但却无法用“石头”去替代,因为“石头”在“食物需求”这个概念之中并不和它们有所相同。

看来“模型”需要对应的“属性”和“分类”的前提而得以建立。至于说“属性”并不能完备性地描述事物,也就意味着“模型”仅仅只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它本就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受限于前提的不完整。

再者“模型”并不是一种全局性的套路,它仅仅适用于它所指定的“属性”类别之中,一旦超出这些属性的描述,这个套路也就不适用了。

再看看一种适用于全部事物的“模型”的可能,也就意味着“属性”上的统一。似乎说明着我们建立的这种将事物分属性分类别去考虑的方法,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它本身就限定了我们的“模型”。而全局性的套路,却在催促着我们并不需要这种套路的。

相关文章

  • 山河苍莽间

    是否有着一种全能的方法,唯独单单这一个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事件?在未来似乎有这种可能,只是现在并不能达到,却也可...

  • 初冬天暖随想

    圆日融融初雪素,山河苍莽寒霜驻。 若似春风二月归,水暖天青飞鸿渡。

  • 爱在不死之前

    锦绣曾说,她会陪赵山河一辈子,在这山青水长的大山之中,骑马牧羊,戏水摸鱼,日出日落。 赵山河和锦绣出生在这苍莽大山...

  • 启苍莽

    午涛山,微风轻抚,夕阳正紧,一条蛇肠小道看不尽尽头,不知通向何处,其间正有一少年,步履迟缓,一步一步向前挪动着。...

  • 观苍莽

    海尽石湾浪平摊,细波如锦染蓝天 囚心方寸观苍茫,舒意万里听涛喧 海尽石湾浪平摊,细波如锦染蓝天 风逐云起扯白絮,拂...

  • 暮色苍莽

    01 梦魇 从十月深秋那天的纸钱落地白菊凋零,船公山公墓的柏树四季常青开始,我常常做着同一个梦。 宽阔的马路...

  • 山河大气

    无感而无言 无情亦无真 浮云流转枯叶随风而下 河流静默万物逆流而上 悠悠天地 苍莽山河 芸芸众生 皆因所感所念所思...

  • 途(二)

    旦决苍莽纵横间,野瞰行装画铸蓝。 可惜青山留不住,一片归心赴梦田。

  • 蝶恋花、蒙尘

    (一)名贵食材谷壑长。毁在泥中,恨是无人赏。万里山河苍莽莽,春花秋月吟惆怅。 雨横雷霆精气爽。剔透空灵,词笔犹豪放...

  • 春秋万山赋

    山河琳琅,一目便春秋 巍峨丛峰挥仞去 五岳映水秀 泰山苍莽,远树起鸿丘 云闲絮落红霞收 幽涧子牵牛 华山崔嵬,嶙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河苍莽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dl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