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81571/c0e5dd5a2623f8d4.jpg)
治疗
这几天他一直叨叨着让我跟张博士联系一下,年前再给我做次治疗,尽管我觉得没有那么必要,也只能接受他的好意,为了过年能尽情吃喝玩乐,做一次只能更好。
临出门时,他又叮嘱了一遍,我赶紧跟张博士发了微信,自己的事都不上心,他又得念叨。
一会儿张博士就回电话了,正好他今天在青医,约了11点左右到赵博士那儿抽血去。
提前赶到医院,赵博士正在查房,看他那儿聚集了一堆医生,好像还有别的科的医生在商讨方案,赵博士听着点头参与着意见,又跟学生讲解着,总是看到赵博士专业和敬业的一面,很令人敬重。
默默地退到角落里,等着他们讨论结束。看着那个医生离开,我也走进护士站,大家已经熟络到打着招呼,好像跟家人一样亲切。我解释着今天不住院,只是麻烦帮忙抽血,还是生物疗法,张博士一会儿到。已经是第五次治疗了,每个人都已熟悉了流程。
正说着,张博士提着箱子匆匆进来了,跟我说了声等等,就跟着另一个等候的病人家属进了病房,刚才等赵博士时,就看到貌似父女模样的两个人在商量着什么,原来也是在等张博士。
一会儿张博士拿着两张片子很熟稔地找到赵博士,两个人一起看着片子,张博士给赵博士说着情况,两个人共同指点着,争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远远的,我只是看着,静静地等在那里,两个大博士一起探讨病情,认真商讨方案,一起解决问题,还不时地跟旁边的病人家属解释着什么,家人也点着头答应着,两个人总是和风细雨的话语,强强联合,帮着病人想办法,也真心为病人着想的样子,真帅。更令人感动。
最佩服的就是他们对病人病情的执着,那种严谨和钻研的态度,每当有一个新的发现,新的方法,看到他们兴奋的样子,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真爱,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并始终保持热忱,是两位博士最打动人的地方。
自然,病人的肯定和笑容,还有感恩,也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与回报。享受在工作中,对两位博士来说,这是他们废寝忘食的动力。
终于忙完了,我可以抽血了,赵博士嘱咐着李平帮着抽血,张博士笑着跟我说,这次给你换个新的方案,上次刚跟法国的那个博士一起做了几例效果很好,唉哟成天被你老公催的来,赶紧得给你弄了,所以这次得抽你七管子血,真不忍心。并交待李平抽大约70毫升。
张博士说着拿出了长长和收集血的玻璃管,赵博士商量着如果以后上实验室,能够做基因检测,定位更准一些。张博士也很兴奋,你们能做?等等吧,我那儿要上了,很快可以了。
对我们来说也是福音吧。考虑到抽血太多,坐着有可能最后抽不出来,李平建议找个床位,刚才那个问张博士的家属直接邀我们到她妈妈的病房,旁边的病人打完针回去了。
正好,也没客气,直接去了10病房,当开始抽血时,张博士还问着,痛吗?我笑着,他说着,对你来说这已经不算什么了昂。可不是吗?这不都是毛毛雨吗?结果抽到第二管时,就抽不出来了,张博士说着打开止血带,李平开始还不同意,后来她也调整了针头,居然找到了好位置,血流如注了,张博士打着下手,让她不用动了,换玻璃管时他来帮忙,想着以前根本不可能直接抽出七管血,总要扎个胳膊,现在一看就知道身体好多了。
张博士也说着看你成天出去玩,我很纳闷,我现在不发朋友圈了,你怎么知道?我咋能不知道,玩得挺嗨是吧?张博士笃定地说,可不吗?我回着,成天吃喝玩乐,都胖了,人家都说我至少胖了10斤。李平说着,那感情好,你以前太瘦了。
终于抽完7管血,摁着胳膊,我一骨碌坐起来,邻床还说了句,刚抽完那么多血,可别急着走,先歇歇。我感谢着她,然后也听话地坐在床边。
本来张博士要走的,急着回去在一个小时内将血放进试验室培养起来。跟刚才的病人家属又聊了一会儿,恰好我也按得差不多了,他又坚持要开车送我回家。每次都这样,很是感激,顺便还认识了他媳妇,漂亮精致又有气质,郎才女貌果然是绝配。
因为写文章也被她猛夸,有点汗颜,文字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更要继续写下去啊,其中也收获了很多关心温暖力量和友情,这便是最大的福利。
回家时又顺便赶了集,走到家才发现真是很累啊。人果然是气血动物,没了70毫升血,无力又疲惫,只想闭着眼睛躺着,那就听从身体的指挥,好好歇一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