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英子最喜欢什么样的人吗?”
“说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英子喜欢幽默的人,特别喜欢别人逗她开心。”
在这部献给母亲的影片《你好,李焕英》中,贾晓玲说对沈光临这样说。
影片中的李焕英曾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
贾玲的母亲48岁便因意外死亡,后来贾玲成为一名著名的喜剧演员,既实现了母亲未能实现的心愿,也成了母亲最喜欢的那种人——“幽默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焕英和贾玲这母女俩一起实现了她们共同的梦想。
与此既有着惊人相似又有着强烈反差的,是演员郑爽和她的母亲刘艳。
前段时间,演员郑爽因为代孕弃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很多人开始从她的家庭教育中寻找她一路成长的线索。
原来,郑爽的母亲年轻时也有一个成为歌星和演员的梦想,曾报名过业余的歌唱班。但是郑爽出生后,她逐渐把自己破灭了的明星梦寄托在郑爽身上,倾尽全力培养女儿。郑爽从小练钢琴、学舞蹈、16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来接拍电视剧、跻身娱乐圈,一切都按照刘艳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着。
但是郑爽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大多数是否定,她从小便努力成为母亲希望她成为的人,努力替母亲实现心愿,而一直没能为自己而活。
黄鑫在《用写作重建自我》这本书中写道:
我是家族的派遣者,父母未完成愿望的实现者。我被派遣的任务,是安抚母亲事业受阻的遗憾,是弥补父亲没有儿子的缺憾。
我表面上什么都跟父母对着干,他们命我学医,我从文;他们帮我相亲,我自己找对象;他们让我留在家乡,我去深圳……但是实际上,那个爱打瞌睡的小女孩,那个叛逆的文艺女青年,那个写作治疗的专家,出走半生,步步向前,绕个圆圈,回到了起点。
自以为从来不听父母话的我,活成了父母最希望的样子!
我注定会成为今天的我。无可避免。
这是我的命运。
1973年,德国著名精神科医师、系统家庭治疗师海尔姆·史第尔林发表文章《把青少年当成是父母派遣出去的一个人》,在其中提出和阐述了派遣理论。
派遣理论是说父母将自己人生中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接受了家族派遣的任务,去完成家人尤其是母亲未完成的愿望。
派遣有一个基本要素,就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依附和孩子对父母的持久忠诚。因此,母亲未完成的愿望往往成为孩子的人生追求所在。
这种任务的派遣与接受,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也可能是在潜意识的层面。派遣的任务,取决于父母没有实现的心愿是什么。
宽泛地说,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派遣。
我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未曾放弃过写作。特别是这两年,下定决心在写作领域深耕。这背后,也和家族的派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的母亲年轻时酷爱文学创作,写有一部中篇小说,如今手稿还在。我出生后很长时间里,母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我,没有时间精力继续文学创作,渐渐无奈地放弃了这一梦想。
母亲从未刻意培养过我的写作能力,也没有要求过我必须成为一名作家,但她一直鼓励我多读书。我想,大概是因为,她觉得,写作不能当饭吃,也就不便鼓励子女往这方面发展。
作为最忠诚于母亲的孩子,我在潜意识中把妈妈想要的作为自己想要的,去追求母亲未完成的追求。
除此之外,我还肩负另一项派遣任务。
听母亲说,姥爷在世时,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去世时,姥爷曾写过一部类似于“回忆录”的书稿,交给当时关系较好的一位同事,但在姥爷过世后,大姨去找寻时,那位同事竟说,书稿早已遗失了。
而今,因缘成熟,我也开始撰写家族回忆录。
结束语:
假如家庭给予孩子的使命与孩子本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相一致,那么这种派遣就有助于孩子的内心成长,有助于他们实现梦想、从对父母忠诚到形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但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青春期子女自己想要的未来规划相冲突,这种派遣就可能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造成伤害,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认真反思、真诚沟通,协助青春期子女自主选择、实现自己合情合理的梦想。
(无戒学堂,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