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菜根谭》修身篇:心常看圆满

《菜根谭》修身篇:心常看圆满

作者: 岁月莲上写诗 | 来源:发表于2022-05-16 17:39 被阅读0次

    2022.05.16周一阴D136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35

    《菜根谭》修身篇

    21 天之机权神,人之智巧拙

        原文: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著意避祸,天即就著意处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一个有气节的君子,虽然没有想为自己祈求福祉,但是老天却在他不留心的地方启发他完成自己的事业,使他获得福分;一个奸诈邪恶的人,虽然费尽心机想逃避灾祸,但是老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夺走他的魂魄,使他遭受灾害。由此可见,上天的灵活变化最神奇,人的平凡智慧怎么能比得上呢!

        解读: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商人,他到外地去贩卖货物,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发现一个布包。商人捡起这个布包,打开一看,竟然是几锭光灿灿的银子,成色非常好。商人十分高兴,他想这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福分啊。他正打算携带银子离开,转念一想,我捡到银子如此高兴,可是那丢银子的人不知道如何沮丧。如果是一个富人丢了这银子也还罢了,如果是一个家境不富裕的人丢了这银子不知道该如何着急。商人这样一想,就没打算走了。他留在原地一直等,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看到一个妇人急急忙忙赶来。她一路上只管低着头看东看西,商人猜这个妇人可能就是失主。等到妇人走近来,他问她是不是在找一个布包。妇人连忙点头说是,她心存希望问商人是不是看到一个布包。商人就问这个妇人布包的样子,以及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妇人一一回答,商人听她描述一番,确定自己捡的包就是这个妇人的。于是商人就把这个包还给妇人了。妇人非常感激商人,说她家贫,这些银子是有急用的,因为丈夫有事情分不开身,只好由她出面去办事。如果这些银子找不到了,妇人说她也不能活了,她打算投河自尽。她说商人是她的救命恩人,问商人住在哪里,她要和丈夫去拜谢恩人一家。商人说不用了,自己是远方来此贩卖货物的,只在旅店里落脚。商人和妇人分别后,就赶快往前走找旅店投宿。这时候天色已晚,各家旅店多已客满,商人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空房间。最后店伙计把他安排到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里,商人因为天色已晚,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商人走了一天路,躺下很快就睡着了,正睡着突然听到有人来敲门。商人很不情愿地披衣起床开门,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男一女。那女子正是白天自己归还她银子的妇人。她说男子是她丈夫,两人怕商人走了不好寻找,因此特地深夜赶来道谢。商人看到他们手中提着一些点心糕饼,正要说何必这么客气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巨响,一堵墙倒塌,正好压在商人睡过的床上。三个人都惊呆了,明白过来时,商人向夫妻两人道谢,说现在二位是我的救命恩人。

    22 看人后半截,晚节不可丧

        原文: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译文:妓女以卖笑为生,如果到了晚年能够脱离卖笑生活,从良嫁人,那么她从前的妓女生涯也就不是大过错了;一个贞洁的妇人,到了晚年失去贞洁,那么她大半辈子坚守贞操、吃苦守寡的辛苦也就白费了。俗话说:“评论一个人的品行,关键是看他能不能守住晚节。”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解读:少年人犯了错误,往往容易得到世人的原谅。俗话说“年少无知”,因为年少对世界认识不是那么深刻,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少年人有错不怕,只要能改过来就好。相比之下,一个成熟有理智的人突然由正人君子变成卑鄙小人,则往往不那么容易得到世人的原谅。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这个时候人们作出的选择,往往是他们比较成熟的选择。因此人们往往不能接受丧失晚节的人,而可以原谅晚年悔改的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有过错的人,只要肯悔改,不论其过去如何堕落,世人往往会钦佩其有过能改的决心与志气。对于那些前半生是好人,晚年丧失节操的人,世人对他们往往更为厌恶。

      23 君子而诈善,无异恶小人

        原文: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译文:假装善良、伪装成正人君子的伪君子,与毫无顾忌、随心所欲为非作歹的小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正人君子改变自己的高远志向与良好品行,那他还不如一个能悔过自新的小人。

        解读: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人们对于伪君子尤为厌恶,伪君子和小人比起来还不如小人。因为小人起码比伪君子真,他们不会满嘴仁义道德,坏就是坏了,不会满腹坏水,却在脸上挂出甜蜜笑容。正人君子如果不能把自己的良好品行坚持下去,半路改节,那还不如一个小人能悔过自新更值得人们尊敬。

        和小人比起来,人们为什么更讨厌伪君子?其实伪君子和小人也没什么不同,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只不过两者有一个真伪之别。伪君子是披着君子外衣的小人,而披上君子外套的小人之所以更让人厌恶,就是因为他们混迹于君子行列中,使人一时真假难辨。对于真小人,人们往往更容易识别,而要识别伪君子则需要一段时间。

        24 心常看圆满,世界无缺陷

        原文:此心常看的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的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译文:自己的内心常保持平和圆满,这个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世界;自己的内心常保持平和豁达,这个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阴险诡诈的世界。

        解读:有这样两个故事,可以充分说明自己圆满,世界便是一个圆满的世界;自己内心宽容豁达,世界便是一个没有阴险狡诈的世界。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位老太太整天忧愁,别人就问她为什么总是这样闷闷不乐。她说自己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卖雨伞、雨靴,第二个儿子卖布鞋。每当晴天,她便担心大儿子的雨伞与雨靴卖不出去。每当下雨天,她又担心二儿子的布鞋生意不好做。就这样,她几乎天天都闷闷不乐。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北宋才子苏东坡学士与和尚佛印关系不错,常常来往交谈。有一天苏东坡问佛印:“在禅师眼中,我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佛印看了看苏东坡,笑眯眯说:“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赞美,心中有些许得意。佛印随即问苏东坡说:“在你看我,我怎么样呢?”苏东坡微笑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说完苏东坡得意不已。回家之后,东坡告诉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说:“今天我赢了佛印和尚。”小妹便问他是怎么样赢了佛印的。听罢哥哥的描述,小妹不以为意摇头说:“哥哥,其实输的人是你!”东坡不解,问小妹为什么这样讲。苏小妹说:“佛家讲心即是佛,心中有佛则众生皆佛,佛印看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苏东坡顿时明白过来:佛印心中有佛所以他看我像佛,我看他像牛屎,那不是说我心中有牛屎吗?东坡学士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自己输了。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心中有善,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心中有恶,看到的是生活中的阴险诡诈。

        25 不变其操履,不露其锋芒

        原文: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译文:一个淡泊宁静的人,必然会受到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怀疑;一个言行谨慎自律的人,经常会被放肆的小人所猜忌。有德行的君子面对这种情况,固然不可以使自己的德行有丝毫改变,同时也不可以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和锐气。

        解读:有高尚节操的人,懂得自律,在同样拥有优良品质的人看来,淡泊自律等良好品行都是能引起共鸣的。但是在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行为放肆的人看来,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这些优良品德。也有一些人知道优良品德可贵,但是自己却没有这种品行,于是容易嫉恨、猜疑有优良品德的君子。一个人如果过于表现自己的优良品质,很容易引起没有良好品行的人嫉恨。因为君子的优秀也就越发衬托出小人的缺点,小人由自卑到恼怒,他们不会反思自己,只会迁怒于人。小人不会想到“见贤思齐”,不会想到去学习、培养君子的优良品德,而只想着嫉恨厌恶君子。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当然不能改变自己良好的品行,但是同时为了避免招惹无谓的猜疑与嫉恨,适当地收敛自己的锋芒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菜根谭》修身篇:心常看圆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ew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