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彩云之南,没有想到的是,多年后的现在,它,现在却成了我一年只能回去一次的远方……
大学毕业,追随爱情,我来到了南京,这个不南不北的城市。一个夏天酷暑难耐,冬天却没有暖气的城市。
在这里一呆已经12年。
一张火车票,一个背包是我的全部行李家当。到南京前就在网上查好信息,预订了一个礼拜的酒店。白天面试找工作,晚上跟着中介看房子。吃两块钱一碗的鸡蛋面,舍不得打车,出行全靠公交车。面试时找不到的地方就边走边问人,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熟悉了南京的大街小巷,不能说有多熟悉,但几个商圈写字楼都能找得到门从哪入。
第一份工作在一家软件培训学校,做教务助理,班主任。老沙是不错的领导,教我如何按轻重缓急安排手上工作,如何和领导相处,还告诉我事关员工利益的事情,永远是职称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积极面对,处理好。虽然后来,老沙在我前面半年离开了那里,但我们现在还有联系,培训学校的那段日子,也让我学到了职场的第一课。
虽然遇到困难时,还是想家,想回云南,但内心深处还是想在这个地方做出点成绩,想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打拼下去。
离开培训学校后,在一家软件公司做人事培训的工作。领导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还记得领导曾说过:“有什么事你们大胆去做,遇到困难就来找我,领导就是给你们解决问题的……”每周五下午部门都会开会说一周的工作进展情况,PDCA是我们工作不变的指导。这是我职场的第二课,感谢这段日子。最后因为考上研究生离开了那里,但我们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还保持一年一聚的频次。把那份感情延续到了现在。
在软件公司和读研的几年,对家乡的依赖和眷恋变得没有以前强烈。因为渐渐在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因为即将要重返校园的激动心情,还因为和办公室同事从工作伙伴到朋友的感情延续。这些让我在这个城市感到了温暖和眷恋。
研究生毕业后,我到一家连锁企业工作从事人事工作,这是我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份工作。通宵加班,常态八点多下班。从主管到经理再到高级经理。近6年的工作,支撑我的是领导的信任,在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里,我的经历和阅历得到了提升。我不再是那个害怕领导,做事没有思路,遇事像个无头苍蝇的人。
在生完宝宝后,我开始想回家,想离父母近一点,再近一点。开始羡慕那些在父母身边的人,羡慕那些人想回就能回去家的人。慢慢才懂得,“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的含义。
在一张A4纸上画完自己的一生,一年见一次父母的时间,占的格子少的可怜。人生很长,一辈子很短,陪父母陪家人陪孩子却因为我们打着工作的借口,打着给他们创造良好条件的借口一拖再拖,一延再延。这些人生中最应该投入时间、精力的事情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了。
今天朋友到家里做客,好友告诉我她们全家要回云南了,回到昆明去生活。多年在外,让她感觉飘摇,没有归属感。这次回家生活,弥补了她多年不能照顾家人的缺憾。要不是他爸爸查出癌症,她没有勇气和魄力做出这样的决定。但她觉得此刻自己内心是安宁平静的。能随时想回家就回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追随自己的根,回到老家。照顾父母扶养孩子,一家三代,其乐融融,承欢膝下。
这就是她的幸福快乐。
我的家乡,我的远方
此刻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想着我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
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