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些人喜欢“自娱自乐”而且人畜无害,我们权当看热闹。比如下面这两位。
请见谅?您别逗了! 请见谅?您别逗了!有的人却偏偏干损人不利己甚至损人利己的事儿,您还能淡定吗?比如下面这位。
请见谅?您别逗了!如果大家觉得上面这位太专业,也离您太远,那我说说近的。
自从六楼的老太太住进来之后,我们单元楼的楼道隔三差五地会在不同楼层出现不明的液体秽物。后来大家才弄明白,是她的小孙子撒的尿!对于这种行为大家都选择了沉默,即使开口说了老太太也会理直气壮地以孩子小为由,继续我行我素。
有次我正好碰见老太太让她小孙子“故伎重演”,我忍不住开口:“哎哟,阿姨!您孙子是不是属小狗的呀?真可爱!”
“不是,我孙子是属X的。”
“不是?那怎么像狗一样走哪撒哪?现在好点的宠物狗都不会在楼道里撒尿了。”
“哎哎,你怎么说话呢?小孩子嘛,都这样……”
我懒得听她说话,于是快步离开。
我明白,有些人的存在就是给我们开眼的。他们有的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交集,咱们呵呵应付着也就过去了。像老太太这种娇惯孙子的行为忍忍也可以,等到孩子大一些有了羞耻之心或许自己就会改变。可有些人的行为却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您还能忍吗?
隔壁单元的几家住户曾在去年夏天爆发过一场骂战。起因是有人经常把垃圾放在一楼住户家厨房窗户外,招来许多苍蝇蚊虫。大家都以为他们骂完后一切会有改观,可几日后我就直击了“案发现场”:一男子左手拿一手机,右手拎一垃圾袋(里面的西瓜皮清晰可见),从单元门出来后非常自然地或者是非常顺手地把垃圾袋放到了一楼的窗户下,然后在我惊讶的目光中十分淡定地开着车扬长而去……
朋友们,如果遇到这样的邻居,您会怎么办呢?骂架?默默忍受?请原谅我的腹黑,我会轻轻捡起垃圾袋,不怒不急,然后打开单元门走到他家门前,把垃圾袋挂在他家门上,并附字条一张:物归原主,不谢!他有耐心扔我就有耐心帮他“物归原主”。
有些人,你如果不做出及时的应对他会反复地触碰你的底线,而且你表现得越通情达理他会越肆无忌惮。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起码的游戏规则,最起码要做到不损人利己。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善良不是迁就不是忍耐不是一再地降低底线,而是有立场有区别的只对对的人表达善意,在自私面前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有两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
故事一:村里有一个小孩喜欢骂人,见谁骂谁,而且边骂边笑(孩子大概觉得好玩吧),他家大人也从不制止。
有一天小孩又对着一位大叔喷出一连串脏话,照例边骂边笑。大叔也笑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骂得好!来,奖颗糖。”接着指了指从几米外走来的一个外村人:“孩子,去,骂那个人去。”小孩果然一溜烟蹦了过去,结果……
反正从那次之后,小孩再没骂过任何人。
故事二:老爸上小学的时候有个男孩总喜欢欺负同学,大家都选择了忍受,所以时间一长那个男孩就无所顾忌,总是变着法戏弄同学。
有一次乘着上课铃响他冷不丁给了老爸一个耳光,还没等老爸做出反应他已经快速回到座位,老师恰好也走到了教室门口,老爸只好忍了。第二天,该男生如法炮制,又一记耳光打在了老爸的脸上。这次老爸迅速冲到男生面前左右开弓还了两个耳光,由于气愤难耐哭了起来。老师弄清楚情况后严厉地批评了挑事的男生还奖励了几板子。后来,该男生再也没欺负过同学,因为其他同学也学会了反击。
上述两个故事虽然都是不懂事的小屁孩的事情,但现实中好多大人也有着和他们一样幼稚的心理和行为,只不过体现的更霸道罢了。有的人有幸意识到自己的偏差,及时的改正了。有的人却选择了闭着眼睛关着耳朵,继续损人利己。
如果您遇见了后者,请自动远离。如果远离不了先忍忍吧,别和他一般见识。如果他一再触碰您的底线,我建议您就别忍着了,毕竟不是任何人都值得退让。当然,一定要选择智慧的应对方法。像这样:
请见谅?您别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