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三十年,熟络起来也有二十五年了,可以说见证了彼此一路的成长。
七岁入学的时候并不喜欢她,作为教职工子女的她身上总有一股莫名的优越感,后来才明白,其实是当年的自己羡慕生嫉的疏离感。她是优秀的,功课好,性格好,有点清高,不逾矩的同时又保留着我行我素的个性。只记得,每年春末时节,校园里成片开放的满是月季,我们喜欢沿着花坛来来回回的找,挑选最漂亮最与众不同的那一朵。
到了初中我才爱上学习,努力又笨拙的一心想把功课读好,除了打闹,一起学习成了我们整日黏在一起最大的乐趣。或许别人眼中那就是青春,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完全没有察觉,上课,学习,考试,日复一日的,乏味中似乎只能用成绩来寄托一些向往。
她个子矮,坐在教室的前排,我坐后面。
我们喜欢在课间腻在一起,和身边的同学七嘴八舌的讨论学习、新闻或八卦。她好像总是会维护我,可那时的我多少有些不识好歹,喜欢捉弄她。会在她来找我时迅速把自己藏起来,会在课间的时候偷偷把水洒在她凳子上,会和其他同学联手一起怼她到哑口无言。但我也会把口袋里最大的糖分给她,会在她生病的时候盯着座位上耷拉的脑袋坐立不安,会在上学的路上蹬着自行车载她一程。那时的我们都太小了,并不懂得怎么照顾身边的朋友。
高中时她在郑集中学,我在铜山中学,除了寒暑假几乎是见不着面了。那时候不用手机,流行写信,于是我们开始通信。我抱怨着新学校不太适应,她唠叨着学习压力很大,我说想她了,她说很想很想,我写了些云里雾里,她写了些校园趣事。十五六岁的我们开始有了梦想,除了学习好像不再有重要的事情。
大学时她来找我正赶上学校运动会,拉着她在观众台一起为同学加油助威,然后蹬着自行车沿着林荫大道载她回去。有个周末去找她,坐在宿舍天台的石凳上一边啃菠萝一边悠悠的等,第一次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她的书桌前贴着一张灌篮高手的海报,我不认识这位高手是谁,到现在也没看过这部动漫。她曾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会因为我对别人好而吃醋,我觉得莫名其妙,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说要结婚了,我才体会到那种沉闷的有点像失恋的难过。婚宴上,当她挽着新郎一脸娇宠的走过来时,我嘴里的虾都不香了。
我们从不约定什么时候见面,也习惯了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这份友谊就像拥堵路段的一片空白,可有可无,却不可侵犯。
前几天坐在一起,她聊她的工作,我聊我的生活,两人都有说不尽的话。如果用智能测评来打分这友谊可能是不及格的,因为我们错过了太多彼此生活的重要时刻,喜悦的,悲伤的,无助的,疲惫的,通通都变成了无法参与的过去。我们也错过了太多拥抱,和太多鼓励,无法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现身相助,也无法在绝望的边缘伸出手来。我们更像是看客,看着对方做选择,等着对方吃了些苦头,然后欣慰的庆祝她强大起来了,人生不就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吗?在这乌央乌央的人海中,尊重、理解和宽容,或许就是我们能够留给对方的最大关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