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现代中国父母可能是最难做好的父母。老式父母可以动用家长权威,强行约束孩子行为和思想,语言达不到效果的可以动用棍棒,施以体罚,很多顽劣的孩子被管教成为才。当然也会有个别孩子人前恭顺的背后内心不知道翻腾着多少草泥马,或最终形成了扭曲的个性。也许正因为如此,富不过三代成了普遍现象。但无论如何,中式家庭教育中父母是绝对的领导和权威,好把握易操作。
随着文明民主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社会更加重视个体的独特性,尊重孩子内心的需求。父母就成了最难担当的职责。管理中有弱领导一词,在这里父母对孩子的领导就弱而又弱。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使父母认为培养出好孩子是自己的天然责任,又总想为孩子分担应试教育沉重负担,因而会异常用力,冲破与孩子之间的个体界限。但偏偏又要顾及尊重独立,尊重天性的西方文化,中国家长只能在这夹缝中寻求平衡施展拳脚,稍不留神就会犯规出错。
更难的是孩子在飞快成长,变化万千,你刚摸索出如何在游戏中寓教于乐,孩子就进入了学校出现学业和集体适应问题,巨大的学业压力下家长又得扮演蹩脚的牧羊人,挥鞭驱赶羔羊们跋山涉水到水肥草美的牧场,以羊儿的视力和智力多数看不到跋涉的必要,在眼前的水洼里打滚,山石上与同伴嘻戏令他们更快乐,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理解嶙峋的山地满足不了他们日益健硕的身体对食物的需要。孩子还没在学业上步入正轨,就遇到青春期。荷尔蒙催生的独立自主的意愿,再加上身体对荷尔蒙的不适应,使孩子焦躁的要自由闹革命,所有家长的诉求、教导在他荷尔蒙充盈的身体里都会扭曲变形成为歪理邪说。家长面对完全不可理喻的小怪兽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等过了扭曲变形阶段,过上平静祥和的日子,孩子却撒着欢跳着脚飞离了老巢,口中欢呼着解放了,义无反顾的奔向远方。
父母在担当家长职责时,随时要面对多方角色的矛盾和冲突。随着那小小粉嫩的精灵降生,家里多少父辈祖辈,都即刻变身为仆人,照顾呵护孩子,再苦再累再难,家长也要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为孩子未来铺路。但教育者要能引领孩子,需要一定的威严,需要必要的规则,从仆人身份想要回归教育者身份的时候,教育者的权威已经无法建立。更严重的是孩子过度保护,制造虚假的美好世界时候,也推迟了孩子与真实世界对接的时间,有的甚至错过成长的关键期。
我们大家庭的传统,让家人习惯了共生状态,家长出于无私的爱,承担了太多的责任。生活上没有界限,精神上却要界限分明,这是最大的冲突和矛盾。大家庭间相互照顾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多数是父母照顾孩子,上学阶段心疼孩子课业负担重,家长包办学习之外的事为了让孩子100%投入学习。孩子成家立业有了下一代后,因工作繁忙,照顾下一代的事往往也推给了老人。父母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休闲,替孩子承担了太多责任。从孩子的角度,孩子一方面享受着家长超额付出,一方面又要承受很多不自主,生活被窄化为只有工作和学习。丢失了在生活琐事、柴米油盐中淬炼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很多孩子不懂得生活必须靠独立打拼。
精神上的独立,是孩子的诉求,但生活不独立,精神上独立也只会是噱头。青春期孩子听不进父母的意见,不接受父母的教育,却享受着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和过度呵护,没有机会承担任性的后果,也没能得到社会的教育。
我们从西方引入的独立、民主变形成为孩子肆意任性。父母却与孩子纠缠在一起谁也不独立谁也不自由,家长因爱而弱,只有付出和责任没有威更没有民主。我们学习新东西新做法,往往只学表面好学的部分,而绕开最困难的核心,从而变成东施效颦。因而现代的中国父母是最难做好的父母。
网友评论